11月21日,經濟導報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全省共立涉企類經濟犯罪6332起,為企業、群眾避免和挽回經濟損失18.21億元,偵辦侵犯企業商標權、商業秘密等犯罪案件408起。
維護良好市場經濟秩序。依法打擊商業賄賂、串通投標,以及利用網絡實施的敲詐勒索、損害商譽等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今年以來,共批捕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犯罪2999件,起訴1.1萬件。依法打擊財務造假、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證券市場違法行為,依法審理金融糾紛案件,抓實金融破產案件風險防范化解機制建設,助力金融風險防范化解。依法開展企業信用修復,自2023年開展信用修復以來,將6.09萬家企業及時移出失信名單。
持續提升司法保護質效。助力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全面推進知識產權審判“三合一”改革,加強對關鍵核心技術、重點產業領域和新興產業等知識產權保護。今年以來,全省一審審結知識產權案件2.3萬件,依法對35件商標侵權案件適用懲罰性賠償,判賠金額1.9億元。持續深化破產案件辦理府院聯動,推動法院和政府部門統籌解決破產過程中的信息核查、信用修復、資產重整等問題,協同化解企業困境。今年以來,共審結各類破產案件2161件,通過破產處置化解不良資產2550億余元,盤活存量資產590億余元,安置企業職工9萬多人。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