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史言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
80年前,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徹底洗刷了近代以來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由此開啟了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新征程。
回望歷史,我們更清醒地認識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中國共產黨發揮中流砥柱作用的偉大勝利,是全民族眾志成城奮勇抗敵的偉大勝利。在民族危亡的歷史關頭,中國共產黨以卓越的政治領導力和正確的戰略策略,指引了中國抗戰的前進方向,孕育出偉大抗戰精神。
牢記歷史,就是對偉大抗戰精神的崇高致敬,就是對無數革命先烈的最好紀念。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由中共山東省委黨史研究院(山東省地方史志研究院)編寫出版的《山東抗日戰爭史》一書,便是共產黨在山東領導人民群眾力挽狂瀾、堅持抗戰、視死如歸、血照汗青的歷史記錄。

《山東抗日戰爭史》一書,是全國第一部由省級黨史部門集體編寫完成的抗戰史專著。
該書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充分吸納了學界最新研究成果,全方位、多角度再現了近代以來山東人民反抗日本侵略,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最終取得抗日戰爭完全勝利的浴血奮戰歷程。
全書共9章、45萬余字,著重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及其領導下敵后戰場的艱苦抗戰。著名黨史專家金沖及先生曾在《山東抗日根據地的獨特歷程》一文中寫道,“山東抗日根據地無論在總人口、黨員、軍隊數量,還是殲敵人數等方面,都遙遙領先其他抗日根據地”。
《山東抗日戰爭史》,既是為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弘揚偉大抗戰精神、講好山東抗戰歷史,也便于人們詳實了解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歷史的山東篇章,進一步發揮黨史教科書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激勵人們賡續抗戰精神、砥礪復興力量。
該書貢獻之一,是填補了山東人民抗日戰爭歷史的研究空白。多年來,由于種種原因,這段歷史一直處于碎片化、不完整的研究狀態,沒有一部較有影響力和代表性的專著。該書在前人研究基礎上,充分吸納學界新成果,大膽突破現實“研究瓶頸”,多維度展現山東人民反抗日本侵擾與侵略的全過程。
貢獻之二,是記述了山東人民跨世紀的屈辱史。由于山東地理位置特殊、區位優勢凸顯,在明代嘉靖年間即遭到日本迭次不斷的侵擾與侵略。從那時起,山東人民進入了被迫反抗日本侵擾與侵略、卻又屢戰屢敗的屈辱一頁。1894年至1895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侵占威海衛,1914年強占青島,1919年侵犯山東,1927年再次出兵山東占領青島,1928年侵占濟南。突出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至1945年日本簽訂投降書的14年抗戰歷史中,山東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展反日宣傳、南下請愿、農民暴動等抗日救亡運動,發動十大抗日武裝起義,組建人民抗日武裝隊伍,創建抗日民主根據地,八路軍一一五師與山東縱隊、地方武裝在敵后山東戰場上鉗制殲滅了日軍大量兵力,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貢獻之三,是肯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在山東的踐行結果。山東黨組織正確貫徹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堅持“既團結又斗爭”方針,區別處理國共兩黨之間的摩擦和斗爭,成功匯聚了全民族抗戰的積極力量,推動形成了全民族抗戰的歷史洪流。特別是1943年7月至1945年抗戰勝利前夕,國民黨正規部隊和國民黨省政府撤出山東,共產黨在山東獨自撐起敵后抗戰大局,多次粉碎日、偽軍的瘋狂“掃蕩”“圍剿”“蠶食”等,建立全國解放區的第一個省政府。著名黨史專家金沖及先生評價說:“山東抗日根據地無論在總人口、黨員、軍隊數量,還是殲敵人數等方面,都遙遙領先其他抗日根據地。”
此外,本書也贊揚了國民政府及其軍隊的抗戰貢獻,客觀評述了臺兒莊大戰、徐州會戰等,專門增設了“山東抗戰中涌現出的著名英烈”條目,收錄褒揚了為奪取抗日戰爭勝利而英勇犧牲在山東的197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包括國民政府軍隊中的愛國將士和一部分國際友人。
本書還披露了一些日本戰犯口供等文獻資料,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在山東所犯的累累罪行。日本軍國主義帶給中國人民慘絕人寰的災難和事實,罄竹難書,不容抹殺。我們強調要正確對待和深刻反省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歷史,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以史為鑒、珍愛和平。
鑒往事,知來者。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
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告慰所有抗戰英烈,就是要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斗爭精神、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彼岸奮勇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