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份,多部委發布了《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方案提到,允許銀行理財等作為戰略投資者參與上市公司定增;在參與新股申購、上市公司定增、舉牌認定標準方面,給予銀行理財等與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
然而,直到6月20日,只有光大理財以申報價格17元參與信通電子(001388.SZ)網下打新,并成功入圍有效報價,成為行業內首家參與網下打新的銀行理財公司。
從1月份到現在為何僅僅1家銀行理財公司成功參與打新?
對此,受訪的業內人士表示,銀行理財公司要參與打新,一方面需要政策細則支持,另一方面還需要走各種流程,此外專業人才的匱乏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理財公司打新的速度!拔磥黼S著理財公司招募專業的權益投研人才,同時搭建新股分析模型,設計策略產品,逐步提升權益倉位,會有更多理財公司跟進打新。”銀行業分析師張鵬博表示。
理財公司“破冰”
根據信通電子發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發行公告》,其最終發行價確定為16.42元/股。光大理財旗下產品“陽光橙增盈絕對收益策略”以17元/股的報價、900萬股的申報規模成功入圍有效報價名單,從而完成了銀行理財子公司以A類投資者身份參與網下打新的首秀。
經濟導報記者查詢“陽光橙增盈絕對收益策略”產品說明書發現,該產品風險等級為中等,產品80%—95%的資金投資于債券、優先股、融券打新和量化中性等絕對收益為目標的資產。其中,普通股的市值敞口比例不超過產品凈資產的15%。
在張鵬博看來,光大理財此次參與信通電子網下打新的操作,體現了政策紅利與市場實踐的深度融合,對光大理財而言具有雙重意義。一方面,它驗證了銀行理財直接參與打新的可行性,為后續業務拓展積累了經驗;另一方面,通過A類投資者身份獲得的優先配售資格,光大理財有望在新股發行中獲取更高的中簽率和收益彈性。
談及此次參與打新,光大理財表示,公司始終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前景和中國經濟的光明未來,在有效管控風險的基礎上,未來將持續加大在資本市場的布局。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從今年1月份政策出臺到現在已經近半年了,但僅有光大理財這一家銀行理財公司成功參與了網下打新。
對此,張鵬博表示,銀行理財公司要參與打新,一方面需要政策細則支持,另一方面還需要走各種流程,此外專業人才的匱乏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理財公司打新的速度。
一家券商的分析師李超告訴經濟導報記者,今年1月份出臺新政后,3月底,中國證監會發布《關于修改〈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的決定》,滬深交易所同步修訂《首發承銷細則》和《再融資承銷細則》,正式將銀行理財產品納入IPO優先配售對象范圍。這一系列政策調整徹底打通了中長期資金參與新股申購、定增等業務的制度堵點,為銀行理財開辟了直通資本市場的通道。
“政策從發布到具體細則出臺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理財公司內部準備也需要時間。銀行理財子公司需要完成業務流程制定、人員系統配備、證券業協會注冊等準備工作。這些系統建設和流程改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開發符合新規要求的理財產品需要時間,包括產品策略設計、風控體系搭建、系統測試等!睆堸i博分析,“此外,在投研能力方面,傳統固收投研團隊向權益領域轉型存在顯著短板,亟須快速構建新股價值分析、精準估值定價等專業能力。市值門檻則是另一制約因素,滬深交易所規定參與打新需持有不低于6000萬元的非限售股票市值,而部分理財子公司因權益底倉不足難以達標。截至2024年末的數據顯示,銀行理財產品資產配置中權益類資產占比僅為2.58%,大部分理財公司缺乏足夠的股票底倉!
或成理財公司發展方向
在張鵬博看來,隨著政策支持持續加碼,加之光大理財成功首秀的示范效應,預計將有更多銀行理財子公司加速布局網下打新!按蛐碌氖找鏉摿τ兄诶碡斪庸驹诩ち业氖袌龈偁幹忻摲f而出;更重要的是,深度參與權益市場符合資管行業向凈值化、多元化轉型的大趨勢,有望成為銀行理財子公司未來重要的戰略發展方向!
“從現在的情況看,越來越多的理財公司開始布局權益類理財產品。”張鵬博解釋,“今年已經有多家理財公司招聘權益類投資經理!
正如張鵬博所說,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此前招銀理財在官方公眾號發布了一則“長期有效”的招聘公告,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權益投資經理,要求應聘者具備“1億元以上組合投資管理經驗”,投資風格為“絕對收益”,“產品業績曲線平穩”,且優先考慮具有周期、TMT、制造等行業研究背景及港股投資經驗的人才。
李超認為,招銀理財公開招募權益投資團隊也釋放出一個信號,理財公司要加速提升權益投資能力。在債券收益走低的背景下,通過權益類投資以及多元投資策略做厚收益已成為行業共識。
據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工銀理財推出了“鑫得利”量化策略科技創新407天封閉凈值型理財產品和“全鑫權益”鑫尊利科技創新優選定期開放理財產品,這兩款產品均參與科創板打新,以增強收益;光大理財自7月1日起推出的打新基金FOF理財產品,主要投資于以參與科創板、主板打新策略為主的公募基金;中國銀行發行的“中銀策略智富”產品,也通過公募基金等渠道參與科創板打新。
“銀行理財資金的深度介入,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市場的風險偏好結構,促進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銀行理財資金作為典型的中長期資金,其投資邏輯更注重企業基本面和長期價值,有助于引導市場向價值投資、長期投資方向轉型。”李超分析。
“預計下半年,工銀理財、招銀理財等大型機構會陸續參與,中小理財公司可能會以聯合報價方式探索入市!睆堸i博預測。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