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69色,久久不射电影网,亚洲高清视频在线播放,日韩美毛片,免费全黄无遮挡裸体毛片,亚洲精品4

經濟導報    原創    山東    公司    金融    山東國資    智庫    鷹眼IPO    熱點    好品山東    證券    消費    樓市
山東財經網 >> 山東
第十屆中國山東(青島)國際康養產業博覽會舉辦 智慧康養引領銀發經濟新浪潮
來源:大眾新聞·經濟導報   加入時間:2025-7-16 11:20:33  

7月10日,2025第十屆中國山東(青島)國際康養產業博覽會暨銀發消費節在青島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本次博覽會由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中國康復輔助器具協會、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山東省老年產業協會指導,青島市養老服務協會主辦,以"孝善齊魯 智匯康灣"為主題,匯聚全球智慧,為康養產業注入新動能。


本屆博覽會創下歷史規模之最,展覽面積突破20000平方米,吸引中國、日本、韓國、德國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近300家領軍企業參展。日本展團帶來精細化適老化家居與智能照護系統,德國企業展示尖端康復機器人及無障礙輔具技術,韓國則呈現融合文化的社區養老整體方案。三大國際展團同臺競技,不僅彰顯博覽會強大的國際號召力,更搭建起全球產業技術交流與商貿合作的核心樞紐。

記者在現場發現,“智慧賦能,科技重塑康養未來”成為本屆展會的突出特色。展館現場成為科技應用的秀場:某品牌的智能照護系統,能通過毫米波雷達實時監測老人呼吸、心率、跌倒狀態,實現無接觸安全守護。AI健康管理平臺,可以整合可穿戴設備數據,提供個性化慢病干預方案。康復機器人矩陣,展示了下肢外骨骼幫助失能老人重獲行走能力,柔性上肢機器人實現精準復健。元宇宙應用,VR技術模擬居家場景,進行適老化改造預體驗。

"技術正從提升效率向重塑服務本質進化,"某智慧養老企業負責人指出,"未來三年,情感陪護機器人、腦機接口復健設備將進入實用階段。"


作為本博覽會長期以來的指導單位,山東省老年產業協會邀請了二十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省級涉老行業協會會長參加博覽會。山東省老年產業協會會長白玉光認為,本屆博覽會在歷屆成功舉辦的基礎上,展現了高科技帶來的新生力量,為山東養老產業創新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注入了新動能。

“山東老年產業的現狀是需求井噴,潛力巨大。”白玉光說,“全省60歲以上人口超2300萬,老齡化率突破28%,高齡、失能老人照護需求激增,供給短板是專業護理人員缺口達15萬,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不足60%”。他認為,這種結構失衡表現為高端市場同質化競爭,普惠型服務供給明顯不足。轉型方向可能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智慧化滲透,推動物聯網、AI在居家照護、健康管理、安全監控等場景的深度應用。二是產業融合,促進醫療、保險、旅游與康養服務鏈式整合,發展"醫養康旅"綜合體。三是人才升級,構建"學歷教育+職業培訓"體系,力爭每年培養專業人才超5萬名。四是普惠擴容,通過公建民營、政府購買服務擴大基礎保障覆蓋面。

 

在第十屆中國山東(青島)國際康養產業博覽會上,來自省內外的業內專家、企業家,通過主題演講、圓桌論壇等形式進行了廣泛交流。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會長、復旦大學老齡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吳玉韶,中國通用技術環球青鳥總經理張登國,上海紅日康養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琦,山東民康養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云峰等,分別立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步入新階段的背景,從國家和各省市涉及老年產業的政策密集出臺、科技賦能與數據驅動、養老機構服務質量與管理效能提升、提升機構入住率和運營管控能力等不同方面,分別作主旨報告或者專家分享。

中國廣大老年群體從生存型消費轉向品質型消費,智能穿戴、老年教育、適老旅游年增速超30%;居家社區服務成主力賽道,90%老人傾向原居安老,推動家庭病床、助浴助餐、短期托養服務爆發。這些新時代呈現出來的新特點,讓本屆博覽會不僅成為新產品展示平臺,更成為產業發展的風向標。

山東應如何把握智慧康養與銀發消費升級雙重機遇,通過科技賦能破解服務瓶頸,打造具有“齊魯特色”的養老新模式?博覽會上的專家觀點碰撞和技術、產品展示,在省內養老行業引發思考。隨著"銀發經濟"上升為國家戰略,山東正依托產業基礎與開放優勢,加速構建覆蓋全民、城鄉統籌、科技引領、融合創新的康養服務體系。這場在“品牌之都”舉辦的智慧康養行業盛宴,將助力經濟文化大省山東為中國乃至全球老齡化應對提供寶貴的"齊魯方案"。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劉民)




編輯:付建

[山東財經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請注明出處和作者,違者必究!。凡本網注明來源非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更好地服務讀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新聞推薦
 
·> 一周山東金融人事|12份任職許可公布,涉及蓬萊農商行董事長、行長等
·> 2025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下發,山東今年電解鋁綠電消費比例26.2%
·> 盒馬的新“坐標”
·> 王文京重掌帥印后,用友網絡攜連虧成績單沖刺港股
·> 倒計時1天!第五屆山東省應急科普講解大賽決賽即將舉行!
·> 2022年年收入僅6萬、高管薪酬卻數百萬,思哲睿科創板上市有動靜了!
·> 萬華化學增51億!山東國資A股公司一周市值表現(7月7日至11日)
·> 經導財評丨財政政策“持續用力”空間足
Copyright @ 山東財經網   地址:濟南市濼源大街2號 大眾傳媒大廈F24

郵編:250014    電子郵箱:sdenews@126.com

備案號:魯ICP備2025182043號-1 公安備案號:魯公網安備37010002000297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31-85196503 郵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