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直流清鼻涕,開始以為是著涼,吃了好幾天感冒藥也止不住,我們又連著跑了三家醫院,結果查出孩子鼻腔有異物,讓趕緊轉到山東省耳鼻喉醫院……”診室里,君君(化名)媽媽焦急地向兒童耳鼻喉疾病中心副主任于亮述說著孩子的病程,令她揪心和不解的是——這么小的鼻孔里,暗藏的異物究竟是啥?
經驗豐富的于亮副主任為患兒進行鼻部探查后發現,其雙側鼻腔前端有電池樣異物,鼻腔內有大量黑色血痂,鼻腔黏連重、鼻中隔穿孔,鼻腔內結構難以清晰窺見。
“病情緊急、刻不容緩,需盡快在全麻下行鼻腔異物取出術。”于亮副主任迅速為患兒開通綠色通道,麻醉護理團隊化身臨時“爸爸媽媽”,懷抱安撫患兒的同時完善血常規、凝血功能等術前檢查。
術中,于亮副主任細致清理鼻腔內陳舊性血痂及血性分泌物后,成功取出異物——一粒已腐蝕氧化的紐扣電池。
令人不寒而栗的是,由于電池留存時間較長,電池內具有強腐蝕性的液體發生泄漏,嚴重灼傷了君君嬌嫩的鼻腔黏膜。君君不僅出現了鼻中隔缺血穿孔的情況,鼻腔內下鼻甲等結構局部也遭到了腐蝕。
“低齡兒童好奇心比較強,像紐扣、電池、磁鐵、串珠、豆類等小物件,已成為威脅兒童鼻腔安全的高危因素。其中,危害性最大的是電池,一旦電池內的化學物質漏出,短時間即可導致黏膜損傷、出血,長時間未取出會導致局部化膿性感染或穿孔。一旦誤吸至食道、氣道,甚至會對生命產生威脅。此外,鼻腔離顱內、眼眶很近,如果鼻腔的異物感染沒有得到有效控制,也可能會引起鼻顱壁、眼球的感染,甚至導致失明。”于亮副主任介紹說,患兒鼻中隔穿孔可能造成后期鼻梁塌陷、鼻腔黏連等鼻腔畸形,影響孩子的面部發育及鼻腔功能。后續,君君還需要進行隨訪與治療,以盡量減少鼻腔損傷帶來的不良后果。
如何識別與防范兒童鼻腔異物?
醫生:切勿自行取出,預防比治療更重要!
● 注意!兒童鼻腔異物的信號
兒童鼻腔異物表現為單側鼻塞、流黏膿涕、鼻出血或涕中帶血以及呼氣有臭味等,或是當孩子出現煩躁不安、老是抓臉等情況,家長需警惕是否有鼻腔異物。
● 鼻腔異物發生時,怎么辦?
切勿盲目自行硬取,不要讓孩子用力擤鼻,處理不當很可能導致異物越弄越深,甚至下滑堵塞咽喉、氣管,造成呼吸困難或窒息等危險情況。家長應及時將孩子送至醫院就診,同時安撫好孩子情緒,以免驚慌哭鬧將異物吸入下呼吸道。
● 預防鼻腔異物,一起劃重點!
于亮副主任提醒廣大家長,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以下細節,防范兒童鼻腔異物的發生。
1.將家里常見的小物件,比如紐扣電池、耳釘、鑲嵌有珍珠水鉆的首飾、各種豆類等能塞入鼻腔的東西放置在兒童不易取到的位置。
2.加強看護和安全教育,一旦發現孩子有往鼻腔塞東西的傾向,要及時制止并正確引導;提醒孩子如果有異物進入鼻腔要告知父母,以便及時處理。
3.定期檢查玩具有無破損,及時處理已經損壞的用品,盡量減少給孩子穿戴含太多細小裝飾物的衣服,避免小碎鉆、小珍珠掉落,增加鼻腔異物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