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血液內科、放療科近日新添了兩面鮮紅的錦旗。一面寫著"救命恩人、永生不忘,一心為民、救死扶傷"贈予主任醫師郭亮醫生和放療科團隊。另一面繡著"白衣天使、病魔克星,關愛患者、守護生命"送給全體護理團隊。這兩面并排的錦旗,講述著孫爺爺一家與醫院醫療團隊共同書寫的感人故事,也折射出現代醫療中醫護協作的溫暖光芒。
3月28日,因結腸惡性腫瘤化療后出現嚴重并發癥的孫爺爺被緊急送入放療科。骨髓抑制、肺感染、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多重危機接踵而至。最危急的時刻發生在某個清晨——孫爺爺突發誤吸,血氧飽和度驟降。在刺耳的監護儀警報聲中,郭亮主任沉著指揮搶救,護理團隊默契配合,吸痰、血氣分析、高流量氧療......一系列搶救措施有條不紊地展開,終于讓老人與死神擦肩而過。
病情危重的孫爺爺隨后被轉入ICU。經過9個日夜的精心治療,當老人再次轉回放療科時,新的挑戰又擺在醫護團隊面前:長期臥床導致的肌肉萎縮、帕金森病引發的言語障礙。護理團隊主動請纓,為老人量身定制康復計劃。從最簡單的"啊"音開始,護士們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耐心引導;翻身、扣背、肢體按摩......每一個動作都傾注著對老人康復的期待。
"爺爺,我們不著急,您慢慢來......"在醫護人員日復一日的鼓勵下,奇跡悄然發生。從最初的眼神交流,到能說簡單的詞語,再到清晰地喊出"郭醫生"——當這三個字在病房響起時,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鼓掌。近三個月的堅守,終于換來6月16日那個令人欣慰的出院日。
"是你們所有人的付出,才讓我們家還能聽到父親的聲音。"孫爺爺兒子的話道出了患者家屬最樸素的心聲。這兩面錦旗,既是對醫護團隊專業能力的肯定,更是對現代醫療中團隊協作價值的最好詮釋。在這里,醫生的精準判斷與護士的精心護理如同車之兩輪,而患者的信任則是推動這一切的最強動力。
在這個醫患關系備受關注的時代,孫爺爺的故事給了我們深刻啟示:醫學不僅是冰冷的儀器和數據,更是有溫度的專業與情懷;醫患之間不僅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更是以生命相托的生死之交。血液內科和放療科的醫護人員表示,他們將始終秉持初心,用專業與愛心繼續守護每一個寶貴的生命,讓這樣的溫暖故事不斷延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