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即將來臨,孩子們脫離學校規律作息,“吃”與“動”若不合理,易影響身體健康。為此,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所專家董靜為大家帶來暑假“吃動”指南,幫助孩子們在暑期實現“吃動”平衡,健康快樂一夏。
董靜介紹,在運動方面,6-17歲兒童青少年每天應累計進行至少60分鐘中等到高強度身體活動。這60分鐘無需一次性完成,可靈活分配,例如早晨跳繩15分鐘、下午游泳30分鐘、晚飯后與家人散步15分鐘,只要能讓孩子動起來,達到心跳加速、呼吸加深的效果即可。
運動類型的選擇也大有講究。有氧運動是基礎,像跑步、快走、騎自行車、游泳、跳舞等,能有效增強心肺功能;力量訓練同樣不可或缺,每周至少3天進行攀爬、跪姿俯臥撐、仰臥起坐等活動,可強壯肌肉和骨骼;此外,拉伸、體操、武術、球類運動等能兼顧柔韌與協調,提升孩子身體靈活性和協調性。同時,世界衛生組織及國內指南均建議限制孩子久坐,尤其是視屏娛樂時間每天不超過2小時,鼓勵孩子每坐1小時就起來活動10分鐘。專家特別提醒,高溫時段(上午10點至下午4點)應避免劇烈戶外運動,選擇清晨或傍晚出行,戶外活動時要做好防曬措施,及時補充水分,確保運動環境安全。
飲食方面,三餐規律是健康的根基。即使在假期,也要盡量保證早餐、午餐、晚餐定時定量,避免饑一頓飽一頓或暴飲暴食。遵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食物多樣,合理搭配”的原則,每天讓孩子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達25種以上。做到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每天蔬果攝入量不少于5份(兒童拳頭大小算1份),且深色蔬菜應占一半;主食中可適量加入全谷物和雜豆,或選擇全麥面包;保證魚、禽、蛋、瘦肉、奶類、豆制品等優質蛋白的攝入,魚蝦類因脂肪含量相對較低更值得推薦,每天確保300ml及以上液態奶或相當量奶制品。
在零食與飲品的選擇上,建議將薯片、糖果等換成新鮮水果、無糖酸奶、原味堅果等“健康派”零食;飲水方面,白水是最佳選擇,兒童每日推薦飲水量因年齡和活動量而異(通常約800-1400ml),應嚴格限制含糖飲料的攝入,防止齲齒和肥胖。
專家表示,孩子健康習慣的養成,父母的榜樣作用至關重要。這個夏天,家長不妨和孩子一起制定“家庭健康計劃”,共同逛菜市場挑選食材,到公園運動玩耍,讓“吃得科學、動得快樂”成為家庭生活的常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