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疼痛科門診近期帶狀皰疹患者數量明顯增加,10個病人中就有6人得了帶狀皰疹。”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疼痛科副主任醫師王建峰表示,夏季高溫、熬夜、身體疲勞、合并慢性病等情況,都容易激活水痘-帶狀皰疹病毒,進而誘發帶狀皰疹。
在“警惕‘蛇’纏腰,主動更健康”主題科普活動現場,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疼痛科副主任醫師王建峰、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蔣玲、桿石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苗智瑩圍繞帶狀皰疹及其預防、帶狀皰疹與慢病關聯等健康問題開展深入探討,呼吁重視帶狀皰疹的預防,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夏日“蒸烤”模式下,帶狀皰疹誘發疼痛等“連鎖影響”
當前,全國多地進入高溫“蒸烤”模式,高溫熱浪不僅直接威脅人體散熱系統,還可能通過削弱免疫力,進而激活人體內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增加罹患帶狀皰疹的風險。
帶狀皰疹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膚病,超過90%的成人體內潛伏有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大約1/3的人在一生中會患帶狀皰疹。而年齡是帶狀皰疹最重要的危險因素,50歲以上為易發人群,且年齡越大越容易患病,病情也更嚴重。即使身體健康,中老年人50歲后患帶狀皰疹的風險仍會陡然增加。中國每年帶狀皰疹病例數可能超過600萬例。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疼痛科副主任醫師王建峰介紹,帶狀皰疹最典型的癥狀是疼痛,它跟普通的疼痛不一樣,它是針扎樣的、火辣辣的疼痛。不僅會影響患者睡眠,導致徹夜難眠,還會多維度影響家庭和社會。并發癥中更常見的是帶狀皰疹后神經痛,尤其是持續1-3個月以上的后神經痛最難治。臨床上,合并糖尿病的帶狀皰疹患者疼痛更難處理,高血糖會加重神經損傷,增加治療難度。
在疼痛科門診上,帶狀皰疹患者癥狀“五花八門”。“昨天有位來自菏澤的患者,面部得了帶狀皰疹。每次都會有陣發性的劇烈疼痛,一天發作十幾次,每次持續十分鐘左右,撕心裂肺地喊。疼得厲害的時候跪在床上磕頭,嘴里還念念有詞。可以想象,帶狀皰疹有多疼。”王建峰教授分享道。
中老年慢病患者等高危群體,需警惕帶狀皰疹增加健康負擔
帶狀皰疹的危害還遠不如此。在帶狀皰疹的高發人群中,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尤為突出。這是因為這些慢性病會對人體的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造成損害,使得身體對帶狀皰疹病毒的抵抗力大大降低。
“糖尿病患者發生帶狀皰疹的風險比一般人高,最高可達60%,一旦患病,往往是無盡的痛苦。”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蔣玲指出,相關數據顯示,近1/4的糖尿病患者因罹患帶皰致使血糖控制惡化,住院治療的風險提升27%。
“臨床中,高齡、有基礎病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患帶狀皰疹的也不少,并發癥風險也高。比如,糖尿病患者患帶狀皰疹后,血糖難控、疼痛更重,心血管病患者可能誘發心絞痛等。”蔣玲教授進一步舉例:“最近一位80歲糖尿病患者,原本血糖控制不錯,近期卻頭疼頭暈、血糖失控,起初懷疑三叉神經痛,后來出了皰疹才確診帶狀皰疹。因高齡且有糖尿病,治療難度很大。這是因為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本身會破壞神經,而糖尿病久了會引發神經病變,導致髓鞘脫落,雙重影響下痛感更烈,治療更棘手。”
從“要我防”到“我要防”,醫防融合為居民健康保駕護航
預防接種是一種最經濟有效的健康策略,而社區是疾病預防的第一道防線。
濟南市市中區桿石橋辦事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苗智瑩表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擔著打通居民健康最后一公里的重任,夏季到來之際,中心配備有簽約的家庭醫生,重點關注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中老人,通過日常隨訪及24小時服務群等方式做好基礎慢病管理,同時針對帶狀皰疹等感染性疾病給出針對性的預防建議。
“我們會開具家庭醫生‘夏季健康處方’,一方面,為中老年慢病人群在夏季的健康飲食提供建議;另一方面,針對帶狀皰疹疫苗的接種,家庭醫生團隊實行‘24小時1對1’的服務模式,為有需要接種的居民提供咨詢指導。”苗智瑩說。
接種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項?慢病人群能接種疫苗嗎?對此,苗智瑩介紹,慢病人群不是疫苗接種的絕對禁忌,實際上,慢病人群更應該積極接種疫苗進行預防。在接種疫苗前,關注疫苗保護效果、保護時長以及安全性等。
“我們社區有微信公眾號或者愛山東的APP上都可以進行輕松預約,周末開通疫苗接種,以及中老年人疫苗接種專場,讓居民‘抬腿就能打疫苗’,更方便。”苗智瑩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