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馬茶業港股IPO及境內未上市股份“全流通”日前獲中國證監會備案,至此,三度沖刺A股未果的八馬茶業終于完成了赴港上市的備案程序。
據備案通知書,八馬茶業擬發行不超過2913.34萬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港交所上市。該公司106名股東擬將所持合計4398.69萬股境內未上市股份轉為境外上市股份,并在港交所上市流通。
不過,八馬茶業1月17日遞交的港股招股書因滿六個月未通過聆訊而宣告失效。根據規則,若其能在未來三個月內更新財務數據等并重新提交,仍可延續上市進程。

加盟店貢獻“一半”業績
八馬茶業成立于1997年,主要銷售茶葉及茶具、茶食、茶飲等非茶葉產品,是一家在全國有著約3500家門店的茶業連鎖企業。
八馬茶業的定位為高端茶,就經營方式而言主要包括直營與加盟兩種。據招股書,截至2024年9月30日,該公司共有3498家門店,其中加盟店有3224家,占比超92%。
據披露的財務數據,在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前三季度,八馬茶業的營收分別為18.18億元、21.22億元、16.47億元;凈利潤為1.66億元、2.06億元、2.08億元。
營收方面,數量眾多的加盟店為八馬茶業貢獻了“一半”的業績。招股書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向加盟商渠道銷售的收入為8.18億元,占比為49.7%。在2022年及2023年,其向加盟商渠道銷售收入占總營收的比例均超過了50%,分別為50.2%、50.6%。
從加盟商數量來看,雖然該公司的加盟商隊伍仍在擴充,但已呈現出“疲態”。據八馬茶業招股書,2024年前三季度,加盟店新增170家,遠低于2023年度的475家及2022年度的376家。

從門店分布情況看,招股書顯示,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八馬茶業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及其他城市的線下門店數量分別為381家、728家、1015家、1377家,三線及其他城市數量最多。
八馬茶業官網顯示,在山東,其共有364家門店。其中,濟南、青島、濟寧數量較多,分別有101家、48家、27家;八馬茶業還在青島成立了山東分公司,企查查顯示,八馬茶業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成立于2023年11月,經營范圍包括食品銷售(僅銷售預包裝食品)、茶具銷售等。
經濟導報記者走訪多家八馬茶業濟南門店發現,門店人并不多,價格最便宜的袋裝茶為70元,禮盒裝價格幾百元到上萬元不等。八馬茶業某門店工作人員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八馬茶業是百年制茶世家,選擇該品牌茶葉送禮比較有面子。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除銷售茶業外,八馬茶業部分門店還開設茶室,提供商務洽談等服務。
曾三次折戟A股
八馬茶業謀求上市的經歷最早可以追溯到12年前。2013年,八馬茶業就曾謀求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但未能成功。
2015年,八馬茶業在新三板掛牌,成為早期試水場外市場的茶企之一。但2018年4月,其以 “優化融資結構” 為由主動摘牌,轉向A股主板沖刺。
2019年7月,八馬茶業重啟上市計劃,向深交所創業板遞交申請。其核心邏輯是依托 “高端茶 + 連鎖加盟” 模式,塑造 “成長型創新企業” 形象。然而,監管機構對其行業定位等提出質疑,經過多輪問詢后,2022年5月,八馬茶業因“與創業板定位不匹配”退出創業板審核。
2023年3月,八馬茶業轉戰深交所主板獲受理,但半年后其以“監管環境變化”等為由終止了深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請。
此前,在A股審核中,監管層曾對八馬茶業“家族控制權集中”“存貨高企”等問題重點關注。截至目前,這些問題依然存在。
八馬茶業源自福建安溪鐵觀音世家,其創始人為王文禮、王文彬和王文超三兄弟(下稱“王氏三兄弟”),其中,王文禮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烏龍茶制作技藝(鐵觀音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據其最新招股書,八馬茶業控股股東是王文彬、王文禮、王文超、陳靜雅、吳小寧和王小萍組成的一致行動集團,合計共持有55.9%的投票權。其中,陳靜雅和吳小寧分別為王文彬、王文禮的妻子,王小萍為三兄弟的姐妹。
八馬茶業不僅控制權高度集中,其董事會和管理層的核心崗位也幾乎被“王氏”家族包攬。
具體來看,八馬茶業董事會由五名執行董事、一名非執行董事及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其中執行董事及非執行董事為王文禮、王文彬、王文超、吳清標、王焜恒、王文龍六人。吳清標是王氏三兄弟的表兄弟,王焜恒為王文彬的兒子,王文龍是王氏三兄弟的堂弟。
管理層核心崗位中,總經理為吳清標,副總經理為王文超,王焜恒為聯席總經理,王文龍為董事會秘書兼聯席公司秘書。
八馬茶業的存貨問題同樣值得關注,據招股書,截至2024年9月30日,八馬茶業存貨達4.61億元,占資產比例為26%,平均存貨周轉天數約為167天,遠高于快消品行業平均水平。
招股書指出,八馬茶業因各種超出其控制范圍的因素而面臨存貨風險,包括不斷變化的消費趨勢和客戶偏好以及競爭產品的推出。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見習記者 賈義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