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超市里的鹽
就有很多名堂可以擺了
啥子碘鹽、低鈉鹽、玫瑰鹽……
種類五花八門
眼睛都要挑花
但是,具體哪種鹽好呢?
一、碘鹽和無碘鹽哪個更適合你家?
身體本身是需要碘這種微量元素的,它跟我們的甲狀腺健康有很大的關系,吃多吃少都不得行。
碘攝入不足,不僅會影響生長發育,還可能導致“大脖子病”;碘攝入過量,又可能導致碘源性甲亢,嚴重的甚至還會出現碘中毒。
那么無碘鹽和碘鹽,一般人到底該吃哪種?
先搞清楚,大部分人都不適合吃無碘鹽或低碘鹽!
根據之前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全國生活飲用水水碘含量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大部分地區水碘含量都比較低,所以多數人都是要吃碘鹽的。
無碘鹽或低碘鹽只適合那些甲狀腺功能異常患者,比如患有甲亢、甲狀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等等。
而且這類人群即使要吃無碘鹽,也要在醫生的建議下食用,不是自己想吃就吃的。
除非你處在高碘區域,日常飲水、食物中已經含有豐富的碘元素,那么也可以適量吃低碘鹽或無碘鹽。
那么新的問題又來了,碘鹽到底該吃好多?
一般來說,成年人的碘推薦攝入量是120微克/天。
通常普通人每天吃進5g左右的碘鹽,再加上飲水以及各類食物中的碘,差不多就達到120微克/天的標準了。
還有一點要注意哈,孕婦、哺乳期婦女身體對碘的需求比普通人略大一點,因此除了日常的碘鹽攝入,還需要多吃一些含碘食物,例如海帶、紫菜等。
注:碘遇高溫容易揮發,所以建議菜快出鍋時再放鹽。
二、低鈉鹽適合哪些人吃?
先說結論:
適合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群體。
顧名思義,低鈉鹽就是鈉的含量變少了,而鈉如果攝入過多就容易增加鈣流失、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有這些困擾的人吃低鈉鹽對健康更有益。
但低鈉鹽不適合腎功能不全、腎臟疾病患者。
低鈉鹽雖然鈉少了,但為了保證差不多的口味,選擇了用鉀來代替一部分鈉。
對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來說,他們的腎無法將鉀有效排出體外,由此可能導致高血鉀,從而引起心律不齊,甚至出現心率衰竭,因此一定要慎吃低鈉鹽。
三、海鹽、井鹽、湖鹽……有什么區別?
其實,他們最大的區別,就是產地不一樣。要是從營養成分這個角度來說,它們其實沒啥區別……
另外還有一些玫瑰鹽、風味鹽之類的高檔鹽也是同理,它們可能只是風味、外觀上有些許不同,營養上實在是沒啥差距。
四、減鹽!減鹽!減鹽!這跟選鹽一樣重要!
近年來已經有很多研究表明,我國居民的飲食習慣確實很容易導致鈉攝入超標。簡單來說就是——吃太咸了。
鹽分攝入過多,是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為了大家的健康,這些控鹽措施一定要做:
1. 養成日常計算鹽用量的習慣,利用勺子之類的工具定量放鹽;
2. 除了炒菜少放鹽,還要注意少食用一些隱藏的高鹽食品、調料,例如腌漬食品、鹵味、油炸食品等等,均需要注意隱形鹽攝入量;
3. 包裝食品選購時一定要注意標簽中的鈉含量,盡量選擇鈉含量低的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