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數字經濟成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信創產業的“萬億藍海”正迎來關鍵落子。
7月29日,“智匯濟南 數創未來”海光(山東)適配中心(下稱“適配中心”)揭牌儀式在濟南舉行。這一由海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主導、獲山東省委、濟南市委及歷城區委鼎力支持的重磅項目,不僅是山東“打造信創產業創新高地”戰略的具體實踐,更以國產算力技術為支點,串聯起芯片、軟件、應用全產業鏈的協同創新——其既是破解行業痛點的自主可控算力樞紐,也是推動泉城數字產業集群能級躍升的核心引擎,將為濟南乃至山東的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烙下一張兼具技術厚度與產業溫度的“數字新名片”。

釋放技術優勢,培育新質生產力
“適配中心錨定國產算力技術研發與生態構建雙主線,一方面深度釋放海光芯片的技術勢能——聯合山東大學等本地高校、龍頭企業及科研院所組建‘產學研用’協同體,聚焦芯片與操作系統、數據庫等軟硬件的兼容性測試與性能優化,推動國產技術棧從‘可用’向‘好用’升級;另一方面緊扣山東產業特色,針對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核心領域的差異化需求,定制從算力底座到場景應用的全鏈條解決方案,助力形成‘技術突破—產品適配—產業落地’的閉環。”7月29日,在揭牌儀式現場,海光(山東)適配中心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適配中心將加速算力產業集群躍升,為數字經濟發展培育新質生產力。
此次適配中心落地濟南歷城區,作為濟南數字經濟發展的“主陣地”,歷城區正以算力優勢撬動產業變革。遵循“緊盯前沿、龍頭牽引、創新培育、打造生態、沿鏈謀劃、集群發展”路徑,目前濟南市歷城區已集聚國家計算濟南中心、濟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等6大算力樞紐,總規模達2300P,占全市算力總量的44%;包含云知聲、卡特加特等6家大模型企業相繼落地,其全鏈條生態為適配中心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發展土壤。
值得關注的是,適配中心落地運營將重塑長三角—京津冀—山東半島的國產芯片產業三角格局,為國家科技自立自強提供關鍵支撐。例如,在制造業領域,依托海光計算平臺,企業可快速構建智能生產管理系統,實現生產流程的自動化與智能化升級。
“適配中心將從技術測試、方案設計到技術研發提供全流程服務。”海光(山東)適配中心負責人表示,這一平臺將有效打通信創產業鏈上下游的技術壁壘,推動生態內各環節互聯互通,加速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未來,依托政企協同與產教融合優勢,適配中心將進一步完善本地產業鏈,以“安全、好用、開放”的產品服務更多行業,并以濟南為支點輻射山東乃至華東地區,成為區域數字化轉型的核心算力支撐。

以生態為鑰,激活產業鏈活力
當算力成為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引擎”,產業鏈的生態協同正成為打開萬億市場的關鍵密鑰。通過“光合組織”與區域適配中心的雙輪驅動,推動產業鏈從“單點協作”向“生態共榮”升級,為信創產業注入持續生長的“芯”動能,其影響力已延伸至產業生態乃至國家戰略層面。
海光山東區域總經理,海光(山東)適配中心負責人在采訪中強調,海光生態聯盟已網羅從前端制造到后端行業應用的全鏈條伙伴,僅單一領域就孵化出上百個優質聯合解決方案。在她看來,這一生態的深層價值更在于對生產要素的重塑——通過聚焦算力這一核心要素,助力上下游5000家客戶向“數字生態賦能者”轉型,最終推動數實融合的產業變革。
“從技術參數到產業價值,從單點突破到生態構建,算力革命的賽道上,沒有永遠的頂峰,只有持續的攀登。”海光(山東)適配中心負責人期待,新成立的適配中心能以“創新為筆、合作為墨”,串聯產業鏈伙伴,為智能時代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適配中心的落地,正是這一生態戰略在區域市場的深度實踐。“適配中心的創立,可為地區信息產業發展提供技術和服務支撐,填補山東相關產業鏈方面的的缺項。”海光(山東)適配中心負責人表示,通過與海光信息的深度綁定,適配中心正形成強大的產業磁吸效應。未來,硬件端,服務器、存儲設備、算力等制造商、服務商將繼續開展研發生產,而軟件端,操作系統、數據庫、應用軟件廠商等也將加入適配陣營,一條實實在在的產業鏈將加速成型。
未來,適配中心將聚焦技術研發、適配調優、市場推廣三大方向,導入國產化算力解決方案與信創人才資源,邁向“全國領先的國產化算力產業高地”。
打造平臺,為信創發展提供沃土
2025年以來,隨著DeepSeek等大模型持續火爆,我國人工智能相關產業發展進入新階段。在此過程中,算力是人工智能不斷向前發展的基礎,也是激活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引擎之一。當前,山東正全力落實《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行動計劃(2023-2025)》,聚力打造“信創產業創新高地”,而省會濟南作為其中的關鍵樞紐,憑借“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等多區疊加的政策優勢,以及在算力基礎設施、產業集群培育等方面的扎實布局,為國產計算生態發展提供了沃土。
適配中心落成,是順應數字經濟發展趨勢、提升區域競爭力的關鍵舉措,其建設為山東信創人才培養提供了重要平臺。通過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適配中心開展信創技術培訓與實踐教學,可培養一批既懂信息技術又熟悉信創產業的專業人才。此外,適配中心的建設,將有力推動山東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一方面,信創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其發展將直接帶動山東數字經濟的增長。預計到2025年,山東信創產業規模將突破2000億元,成為區域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另一方面,信創產業的發展將通過產業關聯效應,帶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信創技術在多領域已經有了深層次的智慧應用,通過信創產業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山東經濟將實現創新驅動的高質量發展。
濟南市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引領,濟南在算力支撐、數據資源、產業生態、人才保障等方面具備明顯優勢,目前已建成投用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正在升級改造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等數據中心,通過構建多元異構算力矩陣,已實現傳統計算與智能計算的融合協同發展,為整個信創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戚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