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資訊顯示,7月29日山東鉑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鉑源藥業”)輔導備案終止。
經濟導報記者獲悉,早在2022年12月,鉑源藥業就報送了輔導備案材料,同月輔導備案登記受理,中金公司為其輔導機構,對其開展上市輔導。

在超過兩年的輔導期內,中金公司對鉑源藥業進行了九期輔導。據中金公司今年4月發布的第九期輔導工作進展情況報告,鉑源藥業在研發管理、財務管理等重點領域的內控體系仍存在優化空間。
中金公司還在第九期輔導報告中提及,下一階段輔導工作重點主要包括密切跟蹤公司經營業績變化,重點指導企業完善會計核算體系,強化財務管理規范,切實提升財務信息質量和財務內控水平等。但時至今日,證監會網站信息顯示,鉑源藥業輔導狀態為“撤回輔導備案”。
為了解終止輔導的原因及后續計劃,經濟導報記者7月31日致電鉑源藥業。公司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暫時無可奉告。

公開資料顯示,鉑源藥業成立于2005年,法定代表人為張立國,注冊地為濟南市濟陽區,注冊資本為6000萬元,山東越豐投資有限公司為鉑源藥業控股股東,持有其54.7%的股份。
鉑源藥業前身為山東鉑源化學有限公司。公司官網顯示,鉑源藥業是集科研、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專業生產醫藥中間體和原料藥的高新技術企業,2012年1月取得藥品生產許可證。其在濟南市濟北經濟開發區擁有占地面積13000平方米的廠區,建設了多個符合GMP標準的原料藥車間和合成車間,逐步形成抗腫瘤、抗真菌、鎮痛麻醉類及降血糖類等原料藥及其醫藥中間體產品體系。
公司擁有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發明專利。企查查顯示,鉑源藥業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市級瞪羚企業及省級企業技術中心。
在影響力方面,鉑源藥業官網顯示,公司已成為揚子江、恒瑞、先聲、海王等國內大型醫藥企業的原料供應商,同時產品出口到歐美、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家和地區,在原料藥與中間體市場積累了一定的影響力。
2021年,鉑源藥業曾獲1.5億元A輪融資,由毅達資本領投,融資資金用于公司人才引進、研發體系建設和新工廠擴產。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見習記者 賈義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