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消息震動資本市場:“非洲手機之王”傳音控股(688036)被曝正與顧問商討赴港二次上市計劃,目標融資規模約為10億美元(約合71.85億元人民幣)。
雖上市時間未定,且最終方案存在不確定性,但該計劃一旦落地,將成為繼其2019年登陸科創板之后的又一次資本動作。
一季報現隱憂
2019年9月,作為非洲最大的手機銷售商,傳音控股以“科創板手機第一股”的身份登陸資本市場。
彼時,這家總部位于深圳的手機廠商,憑借在非洲超高的市場占有率,被外界稱為“非洲手機之王”。
據了解,傳音控股主要從事以手機為核心的智能終端的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和品牌運營。主要產品為TECNO、itel和Infinix三大品牌手機,包括功能機和智能機。銷售區域主要集中在非洲、南亞、東南亞、中東和拉美等新興市場。
IDC數據顯示,2024年公司在全球手機市場的占有率14.0%,在全球手機品牌廠商中排名第三。其中智能機在全球智能機市場的占有率為8.7%,排名第四,公司非洲智能機市場的占有率超過40%。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傳音控股最新公布的季度經營業績遭遇明顯滑坡,引發了投資者與行業觀察者的廣泛關注。
財報顯示,2025年一季度,公司營業總收入為130.04億元,同比下降25.45%;歸母凈利潤為4.90億元,同比下降達69.8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3.43億元,同比下降74.64%;流動比率1.693,速動比率1.312,資產負債率51.98%。

談及今年第一季度財報營收和利潤下滑的原因,傳音控股在互動平臺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受市場競爭以及供應鏈成本綜合影響,公司2025年一季度營業收入及毛利額有所減少。
而對于公司未來盈利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傳音控股方面表示,目前新興市場國家仍處于“功能機向智能機切換”的市場發展趨勢中,整體上,新興市場國家的智能機滲透率相對于北美、西歐和成熟亞太發達經濟體和中國市場較低,功能機換智能機仍然是新興市場驅動智能機市場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
截至7月31日,傳音控股的股價為76.23元/股,市值約868.72億元人民幣,2025年以來股價下跌18.52%。
就傳音控股赴港二次上市的消息,經濟導報記者多次致電傳音控股官方電話,均無人接聽;經濟導報記者又給傳音控股發送了采訪郵件,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竺兆江談“良性競爭”
目前,傳音控股雖然仍保持非洲市場第一的位置,但其在非洲的市場占有率已經出現下降。Canalys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傳音在非洲的市場份額為47%,同比下滑5個百分點。
近年來,三星、小米、OPPO、榮耀等消費電子品牌紛紛加速海外市場布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上述品牌在非洲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二至第五,市場份額分別為21%、13%、3%、3%。
在坦桑尼亞履職九年的華人桂經理告訴經濟導報記者,當地手機市場中,TECNO銷量常年穩居第一,itel的銷量也居高不下。“當地人早期多使用功能機,不過近年來智能機逐漸普及,很多中國手機品牌也出現在了當地市場,比如華為和OPPO就非常受歡迎。”
對如今的傳音控股而言,“市場競爭”是一個不可逃避的議題。
傳音控股董事長竺兆江推演了“內卷”發生時的一種情況,“暫時領先的企業想建立比較優勢,想盡快突破。但發現難突破的時候,會自我焦慮。企業會覺得在技術和壁壘上暫時做不到,只能用價格出清后面的選手,使它們進入下降的通道。正常的市場競爭變成了無序、惡性,甚至犧牲品質、破壞道德底線的集體沉淪。”

竺兆江鼓勵競爭中的企業,“做獨特的自己,不要活在別人的評價里。我們每家企業都很自信地走出自己的路,世界就不一樣了。”他認為,發現用戶未被滿足的需求,快速地去整合資源投入研發,滿足消費者的美好愿望,才是王道。正如傳音的企業理念——“共創·共享Together we can”——讓盡可能多的人盡早享受科技和創新帶來的美好生活。
傳音控股雖憑借先發優勢穩坐非洲市場頭把交椅,卻天然缺乏國內市場的支撐根基。反觀小米、OPPO等品牌,不僅有海外市場新據點“可攻”,亦有國內市場大本營“可守”。而這些品牌對海外市場的沖擊,可能會直接動搖傳音控股的基本盤。
因此,要想破局,傳音控股必須“不走尋常路”。
探高動作不斷
在市場競爭加劇的當下,傳音控股正加速尋找契合自身的新增長曲線。
近日,傳音控股在MWC2025上重磅發布了全新三折概念機TECNO PHANTOM Ultimate G Fold,稱該機型刷新三折疊手機輕薄紀錄,成為全球最薄三折疊手機。

傳音控股表示,TECNO PHANTOM Ultimate G Fold目前暫無正式量產計劃,但已具備量產能力。如PHANTOM Ultimate系列概念機一樣,其核心想展示的是TECNO在折疊手機領域的前瞻性、創新工藝方面的領先技術實力和不斷探索、推陳出新的創造力。
今年的傳音控股,探高動作不斷:發布鈣鈦礦太陽能手概念機,旗下TECNO品牌發布兩款全新AI智能眼鏡,PHANTOM V Fold2折疊屏手機搭載通義千問大模型……
傳音控股在互動平臺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未來將持續推進手機業務穩健拓展,強化中高端產品突破,加大研發資源投入,在影像、AI、充電、基礎體驗等技術領域重點打造產品價值點,提升中高端產品競爭力。
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傳音控股研發投入為57976.72萬元,雖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53%,但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卻提升至4.46%——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8個百分點。
步步高創始人段永平曾這樣評價傳音控股:“這是一家有著‘本分’基因的企業,聚集了藍海市場的用戶需求,但生意模式的護城河不夠寬。其中優勢主要體現在渠道和價格,劣勢主要體現在技術和生態上。”
而傳音控股如今頻頻探高的動作,正巧回應了段永平當時的評價。這些動作被業界解讀為“秀肌肉”之舉,意在擺脫低端標簽,提升品牌形象,從而拓展品牌市場空間。
頻繁加碼新業務
面對市場變局,傳音控股試圖通過加碼新業務尋找突破口。
傳音控股表示,基于在新興市場積累的領先優勢,公司積極實施多元化戰略布局,在新興市場開展了數碼配件、家用電器等擴品類業務以及提供移動互聯網產品及服務。

據了解,傳音控股旗下還包括數碼配件品牌Oraimo、家用電器品牌Syinix以及售后服務品牌Carlcare,產品范圍從手機擴展到智能音箱、智能手環、電視、空調、洗衣機等。
近年來,傳音控股也一直在加碼布局消費電子市場之外的新增長業務。其旗下品牌itel官網上已經可以看到不少儲能相關產品,這些產品旨在解決非洲多個地區普遍存在的電力短缺問題。
而傳音控股近期發布的多則招聘信息則表明了其出行業務規劃。該規劃同時涵蓋了面向個人消費者的(To C)品牌營銷和面向企業客戶的(To B)產品開發,目標市場涉及拉美和非洲。傳音控股旗下還設立了獨立電摩品牌Revoo,官網已展示有多款兩輪電動車產品。
傳音控股2024年年報數據顯示,其將營業收入明確劃分為手機銷售和其他產品收入,其中手機銷售收入為631.97億元,收入占比為93.68%,同比增長10.2%;其他產品收入為42.59億元,收入占比6.31%,同比增長7.25%。
不過,傳音控股的“其他業務”雖然有所增長,但尚處于起步階段,至于何時能成為第二增長曲線,仍待時間觀察與市場檢驗。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石瀟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