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醫院領導對引入新技術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濟南市心腦血管病醫院)心臟血管病綜合科龐帥主任團隊聯合北京及俄羅斯心臟專家,成功完成濟南市首例PulseSelect™脈沖電場消融(PFA)手術,為兩名持續性房顫患者帶來精準治療。65歲的孫先生和62歲的劉先生成為濟南市首批受益于該技術的患者,標志著醫院在心腦血管疾病微創介入治療領域取得新突破。
技術突破:更精準、更高效、更安全
與傳統射頻消融或冷凍消融技術相比,PulseSelect™脈沖電場消融(PFA)具有顯著優勢:其通過毫秒級的高能電脈沖精準作用于目標心肌組織,大幅縮短手術時間。本次手術全程僅耗時“1.5小時”,較傳統術式縮短一半以上。術中患者持續性房顫即刻轉為竇性心律,療效顯著,且全程零并發癥,展現出該技術高效、安全的臨床特點。
歷經二十年的“心”科技
美敦力PulseSelect™脈沖電場系統是唯一一個擁有近二十年循證醫學證據的脈沖場消融系統,在國外已完成10萬多例臨床手術,基于大量實驗數據的積累,不斷優化參數,實現對脈沖能量的最佳掌控,很好的兼容了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平衡問題。其不良事件發生率僅0.7% ,是目前遞交臨床試驗及其他PFA臨床研究中最低的。目前PulseSelect™,未出現溶血、冠脈痙攣等不良安全事件。
2024年9月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用于治療藥物難治性、復發性、癥狀性陣發性房顫或藥物難治性、復發性、癥狀性持續性房顫,是目前我國唯一獲批雙適應癥的脈沖電場消融系統。在此之前,PulseSelect™脈沖電場消融系統已是美國FDA和歐盟CE唯一獲批的具有雙適應癥的脈沖場消融系統。
健康警示:早發現、早干預是關鍵
龐帥主任提醒廣大市民,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流行,我國房顫患者數量日益增多,且發生率逐年攀升。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約有2000萬房顫患者。房顫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增大腦卒中、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等并發癥的風險,給社會、患者及其家庭帶來沉重的疾病負擔。作為臨床最常用的有效治療手段,導管消融技術對于房顫的治療至關重要。多項大型臨床研究提示:陣發性心房顫動常規導管消融成功率:75-90%。持續性心房顫動(病史小于1年):常規導管消融(射頻或冷凍)成功率:50-60%,脈沖電場消融術成功率72-85%。根據研究建議大家早發現,早干預,能夠有效的提高手術成功率,同時可早預防腦卒中,心力衰竭等并發癥。
國際頂尖團隊護航
俄羅斯專家團隊主要成員來自俄羅斯巴庫列夫心血管外科研究中心,前身為蘇聯醫學科學院心血管外科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
巴庫列夫國家心血管外科研究中心它是歐美單中心進行開胸手術最多的醫療機構之一,歐洲心臟外科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尤其是在體外循環開胸手術數量上,每年約5,000余例體外循環開胸手術,超過6,000例為介入手術(不包含檢查)。
目前,巴庫列夫國家心血管外科研究中心設有39個科室,擁有2,563名專業人員。中心的員工包括471名醫生、745名護士、231名初級醫務人員,其中包括4名俄羅斯科學院院士、2名通訊院士、28名教授、98名博士后以及195名醫學博士。手術室共有35間,其中21間用于開胸手術、9間用于血管內介入手術、5間專門用于心律失常治療的手術室,每天為各類心血管疾病患者進行數十例手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