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之后,高溫高濕氣候居高不下。隨之而來的有一種惱人的“夏日特產”——痱子。這些小疙瘩常常不請自來,讓皮膚又癢又刺,尤其是寶寶嬌嫩的肌膚更容易中招。
別擔心!濟南市皮膚病醫院這份指南帶您科學認識痱子,輕松應對:
痱子的本質是一場“汗液滯留事故”。當高溫高濕環境讓人大量出汗,汗液如果未能及時蒸發,汗腺導管口堵塞,汗液排不出去,滯留在皮膚不同深度,形成一個個小水皰或炎癥丘疹,這就是痱子。
痱子家族成員長相各異,常見的有:
白痱:多是針尖至針頭大小水皰,不痛不癢,或僅有輕微刺癢感,一般在軀干、額頭等出汗多的部位出現。
紅痱:多為密集的紅色小丘疹或丘皰疹,周圍有紅暈,感覺又癢又刺痛! 這是最常見、也最讓人難受的一種。多在腋窩、肘窩、頸部、軀干、腹股溝、嬰幼兒頭面部。
膿痱:是在紅痱的基礎上,疹子頂端出現白色或黃白色的小膿點 ,可有刺癢疼痛的感覺。
如果你發現身上有這樣的癥狀和感覺,那么多半就是中招了。 怎樣才能預防痱子呢?
夏日防痱,重在“涼爽干燥”核心就是減少出汗、促進汗液蒸發、保持皮膚干爽:
1.保持室內通風涼爽
避免長時間處于悶熱潮濕環境。 盡量避免在一天中最熱的時段(如上午10點至下午4點)進行劇烈戶外活動。 隨身攜帶小風扇、濕毛巾或降溫噴霧(注意成分安全),及時物理降溫。
2.穿著透氣是關鍵
材質選擇純棉、麻、真絲、莫代爾等天然或吸濕速干的輕薄面料。避免穿著尼龍、滌綸等不透氣、不吸汗的化纖衣物,款式選擇寬松、透氣的衣物,減少皮膚摩擦和局部悶熱。
3.及時清潔
出汗后及時用溫水沖洗或擦干身體,尤其注意皮膚皺褶部位(頸部、腋下、腹股溝等)。
洗澡時使用溫和的沐浴露,避免過度搓揉和堿性強的肥皂,以免破壞皮膚屏障。
保持干爽,洗澡或出汗后,輕輕拍干皮膚(勿用力擦拭),特別是皺褶處,可待皮膚完全干燥后再穿衣。
4.特殊人群多關注
嬰幼兒:是痱子高發人群。勤檢查頸部、后背、屁屁等易捂熱部位。睡覺時鋪吸汗的棉麻床單,枕棉質或蕎麥皮枕頭。避免長時間抱著或摟睡。選擇輕薄透氣的紙尿褲并勤換。
肥胖者:特別注意皮膚皺褶處的清潔和干燥。
長了痱子怎么辦?
首先,保持患處清潔、干燥、透氣。清潔干燥后,外用爐甘石洗劑 收斂止癢,嚴重一些的可以外用弱效糖皮質激素藥膏,有膿點是適當使用抗菌藥膏。自行處理不見好轉專科醫院就診治療,切勿自行擠壓、過度搔抓。
痱子雖小,煩擾不小。它本質是高溫高濕下汗液排出不暢的結果。記住它的典型模樣——密集的小紅點或小水皰,伴隨刺癢。戰勝它的秘訣在于“涼爽、干燥、透氣”六字真言。通過環境管理、穿著選擇、適度清潔和生活方式調整,我們完全可以有效預防痱子的發生。如果不慎中招,輕者做好降溫干燥和局部護理,重者務必尋求醫生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