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之后,宏觀層面力促消費再出新政策。
7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部署實施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與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
這兩項貸款貼息政策,分別從供需兩端發力提振消費。其中,對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進行貼息,有助于為相關經營主體提供更多支持,擴大優質服務供給,進一步促進服務消費;對個人消費貸款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進行貼息,有利于通過財政金融聯動的方式,降低居民信貸成本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融資成本,更好激發消費潛力、提升市場活力。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制定提升消費能力、增加優質供給、改善消費環境專項措施,釋放多樣化、差異化消費潛力,推動消費提質升級。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在一系列增量政策措施推動下,國內消費市場回升向好,但恢復態勢并不穩固,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仍然較為疲軟。數據顯示,二季度末,不含個人住房貸款的消費性貸款余額達21.18萬億元,同比增長6%,增速慢于整體貸款增速。
這次貼息政策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臺的。
作為財政和金融政策協同聯動的重要方式,貼息政策有著獨特優勢,其不僅可以降低企業和居民融資成本,還可以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杠桿和撬動作用。
實施兩項貸款貼息政策涉及財政、金融、商務等多個部門。接下來,相關部門應加強協調,盡快確定政策細則和實施路線。應抓好貼息政策的落地實施,加強部門協同,簡化辦理手續,同時嚴格監管,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確保財政資金用好、用到位。銀行機構要精準對接需求,擴大政策覆蓋面,明確貼息后利率、額度等,簡化申請流程,降低居民獲得信貸的門檻;針對服務業經營主體,主動摸清融資需求,提供貸款支持等,將惠企利民的好政策落到實處。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王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