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晚,理想在北京為i8辦了場千人規模的發布會,CEO李想直言,這是理想汽車有史以來租用過的最大場地、舉辦過最大規模的發布會。李想用了一個半小時,從產品、安全、超充網絡,講到VLA司機大模型、理想同學Agent。
然而,發布會后理想汽車股價一路走低,市場似乎對這款“全能車”并不買賬。
7月30日,理想汽車-W(02015.HK)股價收盤暴跌12.84%報104.50港元/股,公司市值一日內跌去近330億港元。至8月1日收盤,理想汽車港股跌至100.5港元/股,市值約2152億港元,較今年7月的高點蒸發約500億港元。
市場的邏輯清晰且殘酷,投資者迫切需要一款“爆款”產品來扭轉局面。
李想再戰純電產品
理想i8是一臺“怪車”,其延續MEGA前臉設計,尾部則與理想L系SUV一脈相承。在發布會上,李想本人也調侃稱:“第一眼看到理想i8圖片,我都覺得有點丑”。不過他隨即補充,“i8屬于耐看型,越看越好看!

與理想主銷的L系列SUV傳統、大氣的造型不同,理想i8代表著前沿和小眾,需要時間來培養用戶對“外觀服務于功能”的認知。
不過,i8的定位卻異常清晰:一臺融合“MPV的空間舒適、SUV的強通過性和轎車的駕駛感”的新物種。為了滿足家庭用戶的核心需求,i8依然是六座車型,并號稱第三排舒適度超越許多MPV。同時,它全系標配雙腔空氣懸架,以兼顧越野性能和城市駕駛的操控感。
i8是理想第二款純電產品,前一款是爭議不斷的MEGA。李想曾對媒體表示,MEGA遭遇“汽車史上最大抹黑事件”。而作為理想汽車“純電第二槍”,i8肩負著特殊使命,但同時也需面對一個現實:它所處的SUV市場目前競爭激烈。
隨著理想i8推出,理想汽車與蔚來汽車有了更直接的競爭。7月,蔚來子品牌樂道推出L90車型,該產品的定位與理想i8相近,起售價27.99萬元也低于理想i8。理想的老對手問界也將在8月推出M8純電版,該車型的起售價為37.8萬元,并搭載華為ADS 4.0智駕系統,在智能化方面頗具競爭力。
新車發布前頻遭減持
值得一提的是,i8發布前,理想兩大核心高管均減持超千萬元。
據理想汽車遞交給美國SEC的文件,理想汽車高級副總裁鄒良軍在6月30日減持了10萬股,套現140萬美元(約人民幣1003萬元);理想汽車CTO謝炎也在6月16日減持12萬股,套現166.56萬美元(約人民幣1194萬元)。上述兩名公司高層合計減持金額約2197萬元。
此外,港交所披露的文件顯示,美團創始人王興在6月10日至6月13日累計減持了573.57萬股理想汽車,套現6.53億港元,持股比例從20.94%下降到20.61%。
“本次交易股票為個人行為,交易占他總持股比例很小一部分,不涉及美團持股部分。”關于王興的減持,此前理想汽車曾經如此回應媒體。
王興是美團創始人、董事及控股股東,也是理想汽車的早期投資人之一,當前任職理想汽車非執行董事,但近年來多次減持理想汽車。王興上一次減持,發生在今年3月19日到3月21日。當時,理想汽車已經披露2024年業績。
港交所信息顯示,2023年一季度開始,王興就開始加速減持理想汽車。截至2023年3月20日,王興持有理想汽車22.57%的股份,持股數量為3.9億股。到了2025年6月13日,持股數量已降至不到3.68億股。兩年多時間內,累計減持比例接近兩個百分點。
不過業內人士多數認為,王興減持理想汽車,應該是其作為個人投資者的資金調配行為。王興這種基于長期財務需求的減持,可能表明了王興對于理想汽車未來發展的不確定,以及面臨行業激烈競爭的擔憂。
此外,7月24日,美國資管巨頭貝萊德亦減持理想汽車港股,持股比例由5.06%降至4.94%。
已經開始過“苦日子”
業績方面,理想汽車的增長速度正在放緩。
理想汽車發布的2025年一季度財報顯示,今年前3個月,公司營業收入為259億元,同比增長1.1%;凈利潤為6.47億元,同比增長9.4%,但環比跌幅分別為41.4%和81.7%;此外,非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凈利潤為10億元,同比減少20.5%。理想一季度業績表現不及市場預估。
截至第一季度末,理想汽車的現金狀況(包括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制現金、定期存款及短期投資以及計入長期投資的長期定期存款及理財產品)為1107億元,其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532.33億元。
盡管賬上有500億現金,但理想汽車已經開始過“苦日子”。
透過一季報可以看出,理想汽車利潤增長的實現,主要得益于營業費用同比下降14%至50億元。
一季度,理想汽車研發費用為25億元,同比減少了17.5%。同時,公司“銷售、一般及管理費用”為25億元,同比下降15%。這兩項費用合計為公司節省了約10億元。

2025年一季度,理想汽車凈利潤增加了不到6000萬元,這其中,10億元的費用節省貢獻力度可想而知。
對于研發費用的減少,理想汽車解釋是主要由于雇員薪酬減少以及新車型項目的節奏影響;“銷售、一般及管理費用”下降則主要由于雇員薪酬減少、運營效率改善及市場推廣活動減少。
銷量上,理想的表現也不太“理想”。
此前,理想汽車將其2025年銷量目標,從年初設定的70萬輛下調至64萬輛。2025年1至6月,理想汽車累計銷量20.39萬輛,僅完成全年目標的32%。
8月1日,理想汽車在港交所公告,2025年7月,理想汽車交付新車3.07萬輛,同比下降39.74%。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今年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23.47萬輛,同比下降2.21%。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于婉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