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合葬墓,埋著126名烈士忠骨。
1941年初,悲壯慘烈的蘇村阻擊戰中,魯西軍區130余名戰士,血戰擁有飛機、坦克的1000多日軍,最終斃敵300余人。戰斗中,126名英雄壯烈犧牲,僅8人生還。英烈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阻擊了十倍于己的日軍陸空聯合進攻,寫下魯西抗戰史上的光輝一頁。
近日,“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主題采訪活動走進聊城市莘縣革命歷史陳列館暨蘇村阻擊戰紀念館,詳細了解蘇村阻擊戰的英雄事跡,重溫這場不能忘卻的戰斗。
1941年1月15日,日軍7000余人,偽軍3000余人,配備300余輛汽車,20余輛坦克、裝甲車,在10多架飛機的掩護下,從濟寧、菏澤、臨清等地出動,分6路對魯西抗日根據地進行報復性“掃蕩”,企圖圍捕魯西軍區和行署機關。
為了掩護軍區、行署機關安全轉移,魯西軍區特務營三營營長鐘銘新率9、10兩個連進駐蘇村,構筑防御工事。蘇村有近百戶人家,村子中間有一條東西街,東通朝城、西通馬集。村西面的道路挖成一條半人多深的戰壕,西南都是開闊的平原,舊有的圍墻只剩下一些土埂,還算是易守難攻。
1月18日上午9時,蘇村東部陣地發現敵情,數輛汽車從朝城方向而來。各連迅速奔赴戰斗位置。日軍向村東9連陣地進攻,遭到八路軍猛烈還擊,雙方處于膠著狀態。戰至10時,敵人停止攻擊,重新調整部署。在蘇村東北、東南、西北、西南方向集結兵力和火力,實施迂回包圍。此時,六架飛機盤旋而至,掃射轟炸,一顆子彈擊中鐘銘新左臂,他不顧傷痛,即刻向軍區首長電話匯報戰斗情況。軍區參謀長何德全明確指示:“不惜一切代價,堅決頂住敵人,掩護首長機關轉移。”特務營決定死守蘇村,堅決阻擊和牽制敵人,與蘇村共存亡。
上午11時許,敵人一窩蜂地涌來,達到1000多人,八路軍戰士拼死阻擊。9連連長黃學友身負重傷后拉響手榴彈,高喊“打倒日本帝國主義”,與沖上來的一群鬼子同歸于盡。當9連與敵人激戰之時,10連陣地也被敵人突破。指導員嚴海元組織反擊,一鼓作氣把鬼子趕出了南門。
隨著日偽軍的攻擊越來越兇,特務營傷亡很大,到下午4點多鐘,只剩下20多人,仍在蘇村西南角頑強抵抗。戰士們子彈打光了就用刺刀,刺刀扎彎了用磚頭、鐵锨與敵人搏斗。日軍向堅持作戰的特務營戰士釋放毒氣,戰士們被毒暈過去。
日軍攻破蘇村后,沒有找到魯西軍區、行署的蹤影,惱羞成怒。在嚴刑拷問沒有任何結果后,將被俘的八路軍戰士分批押到蘇村東南麥地里瘋狂屠殺。有幾個戰士蘇醒過來后,得到群眾的救助,后來被送到軍區后方醫院救治而脫險。
蘇村阻擊戰,從清晨打到黃昏,特務營2個連4個排130余人,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銅墻鐵壁,阻擊和牽制了十幾倍于己的日軍陸空聯合進攻,擊斃日偽軍300余人,英勇地保衛了魯西抗日根據地。營長鐘銘新、教導員邱良佐、教導旅直屬政治處主任邱如發等126名指戰員壯烈犧牲。
戰斗結束后,軍區機關在當地群眾的幫助下,將犧牲的126名戰士合葬入3個墳墓。目前,蘇村阻擊戰126名烈士,僅有19人留下了姓名,紀念館正在尋找和考證107名無名烈士。烈士們用鮮血鑄就了偉大的抗戰精神,他們是“不死的戰士”,他們的英雄事跡永載史冊。

蘇村阻擊戰打響的時候,蘇村老黨員、老教師周根存的父親就在村里當民兵。周根存從小經常聽父親和村里老人講過這場戰斗,自己當了老師后,也一遍遍地跟學生們講。
1984年,蘇村阻擊戰烈士墓被莘縣人民政府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清明節前,莘縣重修烈士墓,新立紀念碑;2010年,依托蘇村烈士墓,又修建了莘縣革命公墓、人民英雄紀念碑、莘縣革命烈士紀念亭、莘縣革命歷史紀念館。2015年,蘇村阻擊戰126名烈士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2015年12月,莘縣革命歷史陳列館暨蘇村阻擊戰紀念館被命名為山東省黨史教育基地,2020年9月,蘇村烈士陵園被列為“第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地名錄”。
(大眾新聞記者 師文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