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曹縣縣城西南方,有一個名叫王廠的村子,刻有“王廠戰斗遺址”的石碑立于路邊。2023年9月,在王廠戰斗發生80周年之際,一場簡短而莊重的紀念活動在當地烈士陵園舉行,朱程烈士的孫子朱思共為朱程烈士銅像揭幕。
八路軍冀魯豫軍區第五分區司令員朱程,生于1910年,1929年畢業于黃埔軍校。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后,朱程奔赴華北抗日前線,加入張蔭梧建立的河北民軍,先后任河北民軍第10大隊、11大隊大隊長,第11團、第4團團長。在河北民軍11團任團長時,朱程積極支持共產黨員聞允志在該團建立秘密黨支部,并且任命共產黨員擔任該團的政治工作干部。11團名義上是河北民軍,實際上是由我黨掌握的一支抗日武裝。在朱程指揮下,該團活動于敵后的林縣、湯陰、淇縣、安陽一帶,攻打過鶴壁集、高村橋偽據點,還破壞過敵人的交通命脈——平漢鐵路。
為堅持團結抗戰,朱程與國民黨反共頑固派張蔭梧進行堅決斗爭。1939年6月,朱程率第4團離開河北民軍。朱程在全團紀念七七抗戰兩周年大會上,義正辭嚴地揭露了張蔭梧的罪行,并通電全國,宣布脫離河北民軍。7月中旬,朱程致函八路軍總部,匯報部隊脫離河北民軍的情況。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副總司令彭德懷聯名回信,表示“甚為佩慰”。同年8月,根據八路軍總部的指示,河北民軍第4團改編為華北抗日民軍,朱程任司令員。同年9月,經朱德同志、聞允志同志介紹,朱程同志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9年10月,朱程率部取得獅山伏擊戰的勝利,殲滅日軍100余人,擊毀軍車10輛,繳獲步槍80余支。同年11月,華北抗日民軍奉命挺進豫北,開辟太行南區抗日根據地,并消滅了張蔭梧的平城辦事處。1940年初,華北抗日民軍編入八路軍第二縱隊,稱“華北抗日民軍第一旅兼冀魯豫軍區第一分區”,朱程任旅長兼分區司令員。
1943年,朱程奉命來到魯西南曹縣,擔任冀魯豫軍區第五軍分區司令員。同年9月,朱程獲悉,日軍正向我第五軍分區根據地“掃蕩”。由于敵人來勢兇猛,朱程立即命令部隊在曹縣東面牽制敵人,同時通知其余部隊準備轉移。9月27日上午,朱程率部在王廠村準備轉移時遭日軍包圍。為了讓大部隊順利突圍,朱程當機立斷,指揮一百余名戰士掩護大部隊突圍。他們多次擊退敵人進攻,然而朱程不幸中彈犧牲,年僅33歲,成為我軍在魯西南革命根據地犧牲的級別最高的將領。
(大眾新聞記者 董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