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上午,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兒科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健康科普活動——原創話劇《兩只蚊子的密謀》在醫院門診大廳溫情上演。該話劇由齊魯醫院醫護人員自編自導自演,以生動有趣的形式向兒童及家長科普登革熱與基孔肯雅熱的防控知識,反響熱烈。
本次科普話劇以“兩只蚊子的對話”為主線,通過擬人化的蚊蟲角色,將抽象的病毒傳播機制轉化為孩子聽得懂、記得住的生活故事。話劇重點講解了伊蚊傳播途徑、易感人群及防蚊滅蚊的關鍵措施。小演員們身著精心制作的昆蟲服飾,用活潑的表演和朗朗上口的臺詞,讓防蚊防病舉措和理念深入人心。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小兒內科副主任劉莉莉表示,基孔肯雅熱近年來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現了本地傳播,且該病目前無特效藥和疫苗,防蚊是最有效的預防手段之一。“兒童由于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被蚊蟲叮咬后不僅更易感染病毒,還可能因抓撓導致繼發感染。”劉莉莉建議,家長應為孩子選擇淺色長袖衣物,外出時使用安全有效的驅蚊產品,并定期清理家中積水環境。若孩子出現突發高熱、皮疹或關節痛等癥狀,需立即就醫并主動告知蚊蟲叮咬史。
據悉,本次話劇的劇本創作、道具制作及排練均由齊魯醫院兒科醫護團隊利用業余時間完成,演員中不乏醫護人員子女。“我們希望把專業的醫學知識轉化為大眾聽得懂的語言,”劉莉莉介紹,未來醫院還將制作科普視頻與手冊,走進社區和學校,并配套開展義診咨詢,讓“防蚊滅蚊”成為全民參與的健康行動。
相關鏈接
夏季防蚊小貼士
一、做好防蚊準備
穿著防護:盡量穿長袖上衣和長褲,選擇淺色衣物(蚊蟲對深色更敏感),減少皮膚暴露。
使用驅蚊產品:提前在暴露皮膚和衣物上涂抹含驅蚊劑,也可使用驅蚊手環、驅蚊貼等輔助工具。
環境防護:若在固定區域活動,可點燃蚊香或使用電蚊液。
二、避蚊蟲活躍時段
蚊蟲(尤其蚊子)多在清晨、傍晚及夜間活躍,盡量避開這些時段長時間戶外活動。
三、注意個人及環境清潔
個人衛生:保持身體清爽,出汗后及時清潔,避免汗味吸引蚊蟲。
環境清理:不在戶外堆積積水(如花盆、容器等),避免蚊蟲滋生。
四、叮咬后的正確處理
被叮咬后,避免抓撓,以防皮膚破損感染;可用肥皂水清洗叮咬處,涂抹爐甘石洗劑、止癢藥膏緩解不適。
若叮咬處出現紅腫、疼痛、化膿,或伴隨發熱、頭暈等癥狀,可能是感染或蚊蟲傳播疾病(如登革熱、瘧疾等),需及時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