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是女性生命中至關重要的一個階段,孕婦的健康狀況對胎兒的發育和未來健康有著深遠的影響。
其中,甲狀腺功能減退(簡稱甲減),是由于甲狀腺激素合成及分泌減少,或其生理效應不足所致機體代謝降低的一種疾病,也是孕期女性可能面臨的一種內分泌疾病。由于甲狀腺激素對胎兒的神經系統發育至關重要,而碘又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主要原料,因此,為了保證胎兒的正常發育和自身的健康,“甲減孕媽媽”科學補碘顯得尤為重要。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濟南婦幼保健院內科專家對孕期如何正確補碘進行了解答。
據了解,胎兒所需的碘只由母體提供,嬰幼兒的碘攝入主要來自母乳,因此妊娠、哺乳期婦女是碘的特需人群,即使是“甲減孕媽媽”也需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適當補碘。
《中國孕婦、乳母膳食指南》中提到孕期、哺乳期婦女作為碘缺乏的高風險人群,每日推薦攝入碘量為孕期230微克/天和哺乳期240微克/天。孕期科學補碘首先要合理飲食,保持食物多樣化。多吃含碘的食物,如海帶、紫菜、海魚、海蝦等海產品,以及含有一定量碘的雞蛋、牛奶、瘦肉等陸地食物。但需要注意的是,過量攝入碘也會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孕婦在補碘時要適量。
孕婦應堅持規律適當食用加碘鹽,確保日常飲食中碘的攝入量。一般情況下,經過烹調后,進食每5g加碘鹽可攝入碘100微克。
孕期甲減患者應定期進行甲狀腺功能檢查,了解自身甲狀腺激素水平和碘營養狀況。如果發現甲狀腺激素水平下降或碘營養不足,應及時調整飲食結構或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相關藥物。
孕期甲減患者在補碘過程中應遵循醫囑,不要自行增加或減少碘的攝入量。同時,也要避免使用可能影響甲狀腺激素合成的藥物或保健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