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中國漢堡” 為標簽的塔斯汀,正在山東上演一場 “狂飆式” 擴張——平均每天新開1.1家門店。在這勢如破竹的擴張背后,其食品安全問題卻頻頻出現(xiàn)。
屢屢被曝“吃出生肉”
近日,有消費者向經濟導報記者爆料,在塔斯汀中國漢堡(濟南天橋丹鳳街店)購買的漢堡中吃出生肉。
該消費者表示,7月22日15點41分,其在塔斯汀中國漢堡(濟南天橋丹鳳街店)購買的價值22.8元的漢堡套餐中吃出生肉,找店員詢問,對方卻不承認,說是肥肉,找塔斯汀官方渠道也沒得到妥善處理。

塔斯汀(濟南天橋丹鳳街店)被投訴吃出生肉的漢堡,受訪者提供
該消費者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漢堡肉咬不動,也沒吃完漢堡。對于后續(xù)塔斯汀方面的處理,該消費者表示不滿意。他說:“濟南天橋丹鳳街店沒有給出任何解決方案,塔斯汀客服的解決方案是退款。”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這不是塔斯汀第一次被曝吃出生肉。早在2023年10月,“塔斯汀被曝吃出生雞肉”相關話題就曾引起熱議。2024年10月,一廣州網友在社交媒體上曝光,在塔斯汀漢堡店內購買的漢堡中吃出未熟的肉,“塔斯汀漢堡吃出生肉”話題也登上熱搜。
當前,“漢堡肉夾生”“吃出生肉”仍是塔斯汀被投訴的“重災區(qū)”。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有多名消費者因該類問題投訴塔斯汀。




截至8月7日,黑貓投訴平臺上包含“塔斯汀”的投訴共有6240條。除“漢堡肉夾生”外,“異物混入”“食材不新鮮”等也是其被投訴的主要原因。還有投訴者反映稱,就餐后出現(xiàn)嘔吐現(xiàn)象。
針對7月22日塔斯汀濟南天橋丹鳳街店被投訴“吃出生肉”及其他食品安全問題等,經濟導報記者撥打塔斯汀客服電話(全國服務熱線)進行采訪。相關工作人員對經濟導報的采訪問題進行了記錄上報,但截至發(fā)稿,經濟導報記者未得到塔斯汀方面的反饋。
山東門店數量繼續(xù)擴張
塔斯汀品牌成立于2012年,由福州塔斯汀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塔斯汀餐飲”)負責運營。近年來,塔斯汀漢堡以“中國漢堡”為宣傳點,憑借“就是中國胃,就愛中國堡”口號迅速擴張。
據公開報道,2022年至2024年,塔斯汀的開店數分別是2315家、3769家、2338家。截至6月11日,塔斯汀已開出828家門店,在全國29個省份的310個城市共有9600家在營門店。
8月7日,經濟導報記者在塔斯汀官網搜索發(fā)現(xiàn),其已在山東16市全部設立了門店,全省門店總量為589家。
其中,濟南門店最多,達到114家;青島門店接近百家,達到96家。煙臺有44家,臨沂有40家,泰安有36家,濰坊有35家,淄博有30家,菏澤有33家,聊城有26家,濟寧有23家,德州有22家,濱州有23家,東營有19家,威海有19家,日照有16家,棗莊有13家。
而在一個月前的7月7日,塔斯汀山東門店的總數為556家。也就是說,一個月的時間里,塔斯汀山東門店增加了33家,平均每天新開1.1家門店。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除淄博、濟寧、東營三市塔斯汀門店數目不變外,其他市均有增長。
在塔斯汀版圖持續(xù)擴張的同時,也有一些消費者反映,塔斯汀的“味道變了”“價格貴了”......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6月5日,塔斯汀餐飲注冊資本從103萬元暴增至1.18億元。6月19日,塔斯汀餐飲變?yōu)門asting (HK) Holdings Limited的全資子公司,原股東福建兆乘塔餐飲管理合伙企業(yè)、魏友純、福建齊凌塔餐飲管理合伙企業(yè)和YAHUIHU集體退出。
雖然塔斯汀回應稱,上述變化系正常工商變更,旨在支持公司長期戰(zhàn)略發(fā)展,但業(yè)內普遍認為,這意味著塔斯汀餐飲已經完成海外上市股權結構搭建,或將在香港上市。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見習記者 賈義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