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持續加快,老年產業發展已成為關系民生福祉的重要議題。山東作為人口大省,老年人口規模位居全國前列,老年產業發展備受關注。近日,記者專訪了山東省老年產業協會會長白玉光,就山東老年產業的發展現狀、轉型突破方向及未來規劃等核心問題展開深入對話。深耕老年服務領域十余年的白玉光,以其對行業的深刻理解和實踐經驗,為我們勾勒出山東老年產業的發展圖景與前行路徑。

需求與挑戰并存的發展圖景
談及山東老年產業現狀,白玉光直言:“需求井噴,潛力巨大。全省60歲以上人口超2300萬,老齡化率突破28%,高齡、失能老人照護需求激增。”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意識增強,老年人對養老服務的需求已從基本生活照料向醫療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娛樂等多元化方向拓展。調查顯示,山東有近40%的老年人希望獲得定期健康體檢服務,25%的老年人有文化旅游需求,老年產業市場規模正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長。
但繁榮背后,挑戰重重。他指出,當前供給短板顯著,專業護理人員缺口達15萬,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不足60%。這種結構失衡還表現為高端市場同質化競爭,不少養老機構盲目追求豪華設施,導致服務價格居高不下;而普惠型服務供給明顯不足,農村地區養老服務設施更是嚴重短缺,城鄉養老服務差距持續擴大。
在老年用品市場,問題同樣突出。白玉光舉例說:“老年人常用到的成人紙尿褲,對吸水層厚度、吸附效果、除臭等要求與嬰幼兒紙尿褲差別明顯,但一些產品簡單照搬嬰幼兒紙尿褲標準,還有企業減少吸水層厚度、甚至用再生材料替代無菌材料。”這反映出當前老年用品市場不僅存在供給總量不足,部分產品還存在“缺斤少兩”“以次充好”等現象,對老年群體的生理特征和實際需求缺乏精準把握。
多元創新破解產業發展瓶頸
面對挑戰,山東老年產業的轉型迫在眉睫。白玉光認為,智慧化滲透將成為關鍵趨勢。他表示:“推動物聯網、AI在居家照護、健康管理、安全監控等場景的深度應用,能夠極大提升養老服務的效率和質量。”目前,山東已有部分社區試點智慧養老系統,通過智能穿戴設備實時監測老年人的心率、血壓等健康數據,一旦發現異常便會自動報警,有效降低了意外風險發生概率。
產業融合也是轉型的重要方向。“促進醫療、保險、旅游與康養服務鏈式整合,發展‘醫養康旅’綜合體,能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多元、全面的服務。”白玉光解釋道,山東部分地區已探索出“醫院+養老院+旅游景區”的合作模式,老年人在享受專業醫療護理的同時,還能參與文化旅游活動,這種模式深受老年群體歡迎,運營半年便實現入住率90%以上。
人才升級同樣不可或缺。白玉光強調,要構建“學歷教育+職業培訓”體系,力爭每年培養專業人才超5萬名。山東省老年產業協會已與省內10所高校合作開設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并聯合企業開展崗前培訓,通過“理論+實操”的培養模式,顯著提升了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同時,協會還推動建立了護理人員薪酬增長機制,有效緩解了人才流失問題。
金融支持是產業轉型的重要保障。近期,山東省老年產業協會與齊魯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在養老機構建設、老年用品研發等領域提供專項信貸支持。白玉光指出,當前山東省60歲及以上常住人口已接近3100萬,老齡化率位居全國前列。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出臺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此次合作正是貫徹相關部署的務實舉措,也是推動“金融活水”精準灌溉老年產業的生動范例。
構建老年友好型產業生態
隨著社會發展,老年群體的消費理念也在發生變化。“在助老用品的選購方面,老年用戶及其家屬不再追求低價,消費理念從‘將就’變為‘講究’。”白玉光觀察到,這一轉變意味著老年市場對優質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更為迫切,也為老年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他呼吁,國家和地方政府可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政策,鼓勵和引導生產企業開發更多人性化、品質化、品牌化、實用化的老年用品,同時建立完善的涉老產品和服務標準體系。
展望未來,白玉光充滿信心:“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山東老年產業必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為老年人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晚年生活。”他表示,協會將繼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整合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各方資源,推動山東老年產業朝著更加專業化、智慧化、多元化方向發展。下一步,協會計劃在全省推廣100個社區養老服務示范點,培育50家老年用品龍頭企業,開展10萬人次的養老護理員培訓,讓全省老年人共享產業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荊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