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豪爾賽(002963.SZ)陷入行賄風波。北京證監局的一紙警示函,將這家主營照明工程施工的企業,推至公眾的聚光燈下。 這份警示函的出具,源于豪爾賽未按規定及時披露其控股股東、實控人戴寶林被刑事拘捕,以及公司因涉嫌單位行賄罪被立案調查的重大事項。 曾承接多個地標性照明工程的豪爾賽,短短數年間,從收入破十億的行業佼佼者,跌入虧損上億的泥潭。如今,隨著公司因涉嫌行賄被調查,其發展軌跡再次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控制權變更悄然完成,其子接任董事長
豪爾賽于8月19日晚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日收到北京證監局出具的關于對豪爾賽及相關人員采取出具警示函行政監管措施的決定。 公告透露,因涉嫌單位行賄罪,豪爾賽控股股東、實控人戴寶林于2025年6月19日被公安機關執行逮捕,豪爾賽因涉嫌單位行賄罪被監察機關立案調查。 對于這一重大事項,豪爾賽未能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除戴寶林外,公司現任董事長、總經理戴聰棋,董事、副總經理侯春輝,董事、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聞國平等多名高管也因違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被一并警示。 據悉,豪爾賽于8月7日收到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以涉嫌單位行賄罪對公司及前董事長戴寶林提起公訴。從起訴書看,對戴寶林涉嫌違法犯罪進行立案調查是在2024年12月12日,并自2024年12月12日對其實施留置,2025年6月19日對戴寶林執行逮捕。 作為豪爾賽創始人及核心人物,現年60歲的戴寶林,自2016年10月起一直擔任豪爾賽董事長兼總經理。 今年6月至7月期間,豪爾賽進行了多項人事及股權變動:戴寶林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為由離任,由其子戴聰棋接任董事長和總經理職務。 7月底,戴寶林又將其持有的超23%股份對應的表決權獨家委托給戴聰棋,豪爾賽的控股股東、實控人也隨之變更為戴聰棋及其母親劉清梅。
主營照明工程,曾承接多個地標項目
豪爾賽的故事,始于城市夜景快速崛起的黃金年代。公司前身“豪爾賽貿易”創立于2000年,2016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19年正式登陸深交所。 彼時,城市亮化工程風頭正勁,全國多地大力推進景觀照明、美麗城市、文旅夜游項目,行業景氣度高漲。 以城市景觀照明工程起家的豪爾賽,在2016年至2018年間,營業收入從1.2億元增長至9.2億元。凈利潤也大幅攀升,2018年達到1.73億元,創下歷史峰值。 豪爾賽擅長運作超大型項目,在政府采購與國企大單中頻頻中標。 經濟導報記者查閱豪爾賽招股書顯示,豪爾賽曾披露其主要客戶包括:太原市城市照明管理處、武漢市江漢區城市管理執法局、武漢體育中心發展有限公司、天津市體育局、武漢旅游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 盡管近年來豪爾賽的年報未再詳細披露客戶名單,但每年都列出其承接的一批重點項目。 豪爾賽的成長也依賴于這些體量可觀的照明工程。經濟導報記者查閱豪爾賽歷年年報看到,其披露的大量項目主要集中在三個領域:在標志性、高層地標建筑照明方面,如“上海中心”、“中國尊”、浦東黃浦江沿岸景觀燈光提升工程、廣發證券大廈泛光照明工程、神州數碼國際創新中心項目泛光安裝工程等。 文旅景觀照明,也是豪爾賽具代表性的項目類型,例如,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配套建設項目泛光照明工程、大同市云岡石窟園區照明工程、上海海昌海洋公園、濟南“一湖一環”景觀照明工程項目、鄭州海昌海洋公園泛光照明設計工程、臺兒莊古城夜景照明及夜游一期提升工程、“海上游大連”智慧文旅夜游項目等。 豪爾賽承接的城市空間照明項目則包括:鄭州市“七橋一路”夜景照明工程、蘇州高鐵北站站前廣場建筑及景觀照明工程、福州市城區亮化和夜景燈光工程建設項目、北京中關村大街沿線夜景照明工程、北京新保利大廈夜景照明工程、中石化科研及辦公用房項目、中石油大廈夜景照明工程、小米集團深圳總部項目泛光照明設計、安踏上海總部項目泛光照明工程等。 豪爾賽此次收到的是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豪爾賽在湖北也承接了多個大型項目,例如:武漢市兩江四岸景觀亮化提升項目二期工程(延伸段);武漢綠地國際金融城A01-1項目1號樓設計、供應及安裝泛光照明專業分包工程;湖北廣電傳媒大廈泛光照明工程設計施工一體化;武漢新建文化設施、居住、公園綠地項目(7A、7B、8B號地塊)泛光照明工程;武漢新建商務、商業設施、綠地與廣場項目(楊春湖啟動區A地塊);武漢市蔡甸城市綜合服務中心工程泛光照明設計等。 豪爾賽早期招股書曾稱,“公司訂單的取得合法合規,不存在圍標、串標或者通過商業賄賂取得訂單的情形。”
上市以來業績“斷崖式下滑”
豪爾賽2019年登陸A股,彼時正處于營收高點,上市當年收入達11.6億元,同比增長26.6%;歸母凈利潤也超過2億元,維持高位。 不過,轉折點來得異常迅猛。豪爾賽2020年營收“腰斬”至5.9億元,凈利潤僅為4275萬元,同比下降超八成。 隨后兩年,豪爾賽嘗試推動業務轉型,并提出“智慧+”戰略,涉及智慧光藝、智慧文旅和智慧城域等板塊。 然而,從財務數據來看,轉型未能扭轉基本面頹勢。2022年,豪爾賽首次錄得年度虧損,虧損額達1.56億元,2024年更擴大至1.79億元。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豪爾賽曾在年報中將經營困境歸因于:受工程項目回款難度增加、部分項目資金回籠緩慢、照明市場需求增長乏力及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拖累,經營承壓顯著。 在照明主業增長受限后,豪爾賽嘗試切入新能源等“熱門賽道”,例如投資豪能匯新能源項目。但新業務尚未形成規模效益。 根據2025年半年報,豪爾賽仍未擺脫虧損泥潭,歸母凈利潤虧損3371萬元,營收同比下降近五成。 在經營持續承壓之際,近期又傳出涉嫌行賄被調查的消息,后續的調查進展也將決定豪爾賽未來的走向。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孫羅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