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名創優品(09896.HK)發布2025年二季度及中期財報。從早期“十元店”轉型成為“全球IP聯名集合店”的名創優品,此次業績表現亮眼,尤其是旗下潮玩品牌TOP TOY,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速達87%。
戰略布局層面,名創優品在IP與門店端同步發力。IP領域采取“國際IP合作+自有IP發展”的雙驅動策略;門店端則雙線推進,國內重點布局MINISO LAND大店形態,海外聚焦核心商圈開設標桿門店。
不過,隱憂猶存。盡管名創優品營收實現較高增長,但其上半年利潤同比下滑23.1%,主要影響因素在于對永輝超市的收購。
業績表現亮眼
名創優品最初定位為“十元店”,主打低價、高性價比的生活用品,隨后不斷轉型,如今已升級為“全球IP聯名集合店”。目前旗下分為兩大品牌,分別是定位為生活好物集合店的名創優品品牌,以及定位為潮流玩具集合店的TOP TOY品牌。
8月21日,名創優品發布2025年中期業績公告,多項數據展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從整體營收來看,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93.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1.1%。其中,第二季度營收49.7億元,同比增長23.1%。
具體品牌收入來看,名創優品品牌二季度營收45.6億元,同比增長19.5%;潮玩品牌TOP TOY營收4.0億元,二季度高速增長,同比上漲87.0%。
此外,名創優品在今年第二季度取得4個季度以來的首次同店銷售正增長。其中,名創優品品牌的同店銷售增長同比持平,包括中國內地的低個位數增長及海外市場的低個位數下降;TOP TOY品牌的同店銷售增長同比優化至低個位數的增長率。
海內外雙拓展
國內市場方面,名創優品品牌營收26.2億元,同比增長13.6%,營收占比57.4%。并在二季度扭轉了一季度的凈關店趨勢,單季度凈增30家,其中包括7家MINISO LAND。
“名創優品將不再像過去一樣依靠一種小店打天下,而是通過MINISO LAND系列、旗艦店系列、常規店系列和快閃店去滿足不同商業生態,做增量的生意。” 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在業績會議中表示。
自2024年起,名創優品開啟“大店戰略”,推出的 MINISO LAND,門店面積提升至1000平方米以上。這些大店通過創新空間設計,融合零售與娛樂、體驗,打造樂園式消費場景,單店業績不斷創新高。例如,上海南京東路的 MINISO LAND 全球壹號店開業9個月就突破億元銷售額;廣州北京路的MINISO LAND城市樂園店在開業首日便吸引了超萬人次打卡消費。截至6月末,名創優品已在全國布局11家MINISO LAND。
海外市場成為名創優品品牌增長的新引擎,二季度營收19.4億元,同比增長28.6%,營收占比42.6%,較去年同期營收占比提升3.1個百分點。此外,二季度海外凈增門店94家。公司通過在紐約、巴黎、迪拜等知名城市的核心商圈開設標桿大店,以“超級門店+超級IP”模式強化品牌形象,推動海外市場實現顯著增長。以美國市場為例,第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長超80%,新開門店店效為老店的1.5倍,坪效高出近30%。
截至2025年6月30日,名創優品品牌在中國內地共擁有4305家門店,在海外共有3307家門店。
潮玩業務提速
2020年12月,名創優品基于對潮玩市場潛力的洞察,正式推出旗下潮玩品牌TOP TOY。伴隨潮玩市場迅猛的發展態勢,截至2025年6月30日,門店總數達到293家,比上年同期凈增98家。
在名創優品中期業績發布的前兩天,同為潮玩行業領軍者的泡泡瑪特公布了上半年經營數據,多項指標創下新高。
對此,葉國富在業績會上坦言:“泡泡瑪特業績很好,我們看了也很開心。這說明兩點,一是消費者買單,支持和看好潮玩;二是資本市場買單。”
財報披露,名創優品旗下潮玩品牌TOP TOY近期獲得由淡馬錫領投的戰略融資,投后估值約100億港元。
回顧名創優品潮玩發展歷程,早期主要通過獲得三麗鷗、漫威、迪士尼等知名IP授權,借助其全球影響力擴大知名度,如推出玩具總動員30周年系列、舉辦航海王主題快閃活動等,吸引了眾多粉絲。不過,對外部IP的依賴也帶來了隱憂,2025年第一季度IP授權費用達1.04億元,同比增幅39.6%,遠超18.9%的營收增速。
有鑒于此,葉國富在業績會中表示,名創優品將采取“IP 雙驅動策略”,一方面繼續與國際IP合作,另一方面則大力發展自有IP戰略。名創優品自半年前啟動自有IP布局,已首批簽約9位藝術家,其中“右右醬”系列于今年6月推出,標志著原創IP從0到1的突破。
利潤受永輝拖累
值得關注的是,名創優品在營收增長的同時,利潤端呈現出分化態勢。2025年上半年經調整凈利潤12.8億元,同比增長3.0%;但期內利潤同比下滑23.1%為9.06億元。這種反差,主要是對永輝超市的收購所致。
2024年9月,名創優品以62.7億元收購永輝超市29.4%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意圖通過整合供應鏈實現協同效應。然而,永輝超市的持續虧損使這一戰略布局成為“財務負擔”。2024年永輝超市虧損14億元,2025年上半年業績進一步惡化,營收同比下降20.7%至299.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4億元,同比下滑187.4%。
收購帶來的連鎖反應還體現在財務成本的增長上。2025年第二季度,名創優品財務成本凈額達7940萬元,而去年同期為財務收入凈額900萬元,這一“由盈轉虧”的變動,原因包括收購永輝帶來的銀行貸款利息、發行證券相關費用,以及直營店擴張帶來的租賃負債利息增加。
直營門店方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名創優品在全球的直營門店數達637家,較去年同期凈增244 家。直營門店的擴張使得銷售及分銷費用增加,二季度該費用同比上升40.4%至11.6億元。財報指出,費用增長主要源于對直營門店的投資,尤其是美國等戰略性海外市場。盡管直營門店二季度營收增長78.7%,但相關費用增長56.3%,經調整凈利率也從去年同期的15.5%降至13.9%。
財報公布后的8月22日,名創優品港股漲幅20.58%,收盤價為47.10港元,總市值當日上漲99.9億港元至585.3億港元。此外,名創優品宣布派發中期股息,每股ADS股息為0.29美元,上半年股份回購與派息合計10.7億元,占經調整凈利潤的84%。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見習記者 宋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