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電子龍頭歌爾股份(002241.SZ)在二級市場正走出今年最強一波上漲,10余個交易日股價拉升近40%,這一反常態的強勢背后,是市場對歌爾股份重返業績增長的預期在增強。
8月21日盤后,歌爾股份發布2025年半年報,在收入略有下滑的情況下,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15%,毛利率提升至13.47%,盈利能力顯著提升。受這一利好消息影響,歌爾股份股價在8月22日創出年內新高,8月25日繼續上漲。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歌爾股份憑借精準的戰略布局與垂直整合能力,正加速卡位AI眼鏡、VR/AR等高成長賽道。西南證券認為,歌爾股份已經同多家智能眼鏡客戶合作、對接,未來隨著終端放量,有望開啟新一輪快速成長周期。
盈利能力逐季改善
根據半年報,歌爾股份今年1-6月實現營業收入375.49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14.17億元,同比增長15.65%;每股收益0.41元,同比增長13.89%。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歌爾股份業務結構持續優化,高毛利產品收入提升推動毛利率同比提升1.96個百分點至13.47%。
值得欣喜的是,歌爾股份現金流充裕,報告期內貨幣資金達到201.79億元,較2024年年末提升15.53%,為業務發展和戰略布局提供堅實的資金保障。
2025年上半年,全球消費電子行業繼續溫和復蘇,AI人工智能技術持續發展,AI智能眼鏡等新興智能硬件產品市場保持良性成長。
受益于消費電子行業對聲學及微電子等零組件需求和技術規格的提升,歌爾股份精密零組件業務營收達76.04億元,同比增長20.54%,毛利率23.49%,提升1.03個百分點;其智能聲學整機業務營業收入為83.24億元,毛利率小幅提升至9.93%。精密零組件業務作為歌爾股份營收增速最快、毛利率最高的板塊,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潛力。
分季度看,2025年第二季度,歌爾股份營業收入為212.45億元,環比增長30.30%,歸母凈利潤為9.48億元,環比增長102.20%。
再往前看,歌爾股份2025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為163.0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4.69億元;2024年第四季度營業收入為313.08億元,歸母凈利潤為3.20億元。其盈利能力逐季改善的特征相當明顯。
長達10多年的VR/AR布局顯效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AI 人工智能技術的持續快速發展為消費電子行業注入了新的發展動力,而歌爾股份提前10多年在VR/AR領域的布局,也在逐漸收獲果實。
2025年上半年,歌爾股份深度綁定國內外領先科技大廠,受益于智能眼鏡等產品出貨量提升,其智能硬件業務實現營收203.41億元,毛利率提升至11.51%,同比增長2.27個百分點。
據行業人士分析,一方面,AI 技術與智能手機等產品的融合不斷深化,會帶動相關高性能聲學傳感器和微型揚聲器產品的市場需求增長,這一趨勢未來有望拓展到更多搭載AI并具備語音交互功能的智能硬件產品上;另一方面,AI 技術在終端設備側的落地,將有望催生出更豐富的新興智能硬件產品形態及使用場景,成長潛力可觀。例如,以智能語音交互和拍攝識圖等為主要功能點的AI智能眼鏡產品的全球市場規模在2025年上半年快速成長,新產品層出不窮。
根據Counterpoint的《全球智能眼鏡出貨量追蹤報告》,得益于Ray - Ban Meta智能眼鏡的強勁需求,以及小米、雷鳥科技(TCL - RayNeo)等新進入者以及一些較小品牌的加入,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鏡市場的出貨量同比增長110%。
在這一背景下,歌爾股份加碼研發,重點投向XR光學、AI眼鏡及智能穿戴等新興智能硬件領域。2025年上半年,該公司研發投入高達21.35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提升至5.69%。
事實上,歌爾股份自2012年就開始布局VR/AR產業,其控股子公司歌爾光學是全球XR行業中的先行者和領導者,致力于VR、AR、微投影、汽車電子等領域的光學元件和模組的產品研發與制造。經過十余年積累已經成為全球VR領域中高端產品出貨量第一的生產企業,在全球行業龍頭客戶中享有主導地位。
歌爾股份則表示,隨著AI技術的滲透與“國補”政策支持,當前消費電子行業整體復蘇。公司將堅持“精密零組件+智能硬件整機”戰略布局,通過收購香港聯豐全資子公司強化核心零組件能力,夯實公司垂直整合能力。
對于投資者而言,歌爾股份“有望開啟新一輪快速成長周期”的券商判斷早日變成現實,才是最值得開心的。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段海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