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對于長安汽車(000625.SZ)來說,收獲與壓力同在。
日前,長安汽車披露半年報,這也是其母公司中國長安升格一級央企后,長安汽車的首份半年報。
財報顯示,上半年,長安汽車整車實現了約135.5萬輛的銷量,同比增長1.6%,創下了近8年來同期銷量新高。
但同時,公司營收與凈利潤雙雙下滑:營業收入726.91億元,同比減少5.25%;歸母凈利潤為22.91億元,同比減少19.09%。

銷量創近8年新高
上半年,長安汽車整車實現了約135.5萬輛的銷量,同比增長1.6%,創下了近8年來同期銷量新高。
銷量創下新高的同時,挑戰隨之而來,長安汽車在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營收與利潤雙雙下滑的成績單。
不過,公司核心盈利指標呈現積極信號,扣非凈利潤14.77億元,同比增長26.36%,毛利率也從去年同期的13.87%小幅上漲至14.58%。這表明剔除政府補助等非經常性因素后,公司核心業務的盈利能力在增強。
事實上,長安汽車整體盈利能力的承壓早在2024年就初見端倪。2024年,長安汽車實現營業收入1597.33億元,同比增長5.58%。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卻同比下降了35.37%至73.21億元。
長安汽車高管在8月25日的業績說明會上解釋,今年一季度公司為穩基盤、提升產品競爭力,加大市場資源投入力度,使綜合單車資源同比增加。同時,因新能源銷量提升導致銷售服務費增加,以及新品上市推廣、品牌宣傳等致使廣告費用增加,公司銷售費用有所增長,進而影響公司盈利水平。
半年報顯示,本報告期內,長安汽車的銷售費用同比大增41.70%,至43.61億元。同期,公司研發費用達到32.84億元,亦有所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因縮短供應商支付賬期影響,本報告期末,長安汽車經營現金流凈額為-86.07億元,相較于去年同期34.35億元的凈流入下降350.57%。同時,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應付賬款和應付票據余額合計較年初降低約31%,2025年1-6月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周轉天數較2024年減少50天。
高增速之下仍有隱憂
在整體承壓的財報中,長安汽車新能源表現成為半年報最大亮點。
2025年上半年,長安新能源汽車銷量達45.2萬輛,同比增長49.1%,增速顯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新能源滲透率提升至33%。
不過,較高的增速之下仍有隱憂。
從此前制定的年度銷量目標來看,長安汽車旗下深藍、阿維塔、長安啟源三大新能源品牌分別錨定50萬輛、22萬輛、28萬輛的銷售規模。
但結合1-7月實際銷量來看,除長安啟源以19萬輛的成績,達成67.85%的目標完成率外,深藍和阿維塔的完成情況都略顯不足,其中前者目標完成率34.06%,后者完成率更低,僅為31.41%。
“爆款”產品的缺失,是限制長安汽車新能源銷量實現實質性突破的重要因素。
懂車帝數據顯示,今年1-7月,長安汽車新能源銷量最高的車型為微型電動車Lumin,但仍與比亞迪海鷗、吉利銀河星愿存在不小差距。盡管Lumin在3萬-6萬元市場占據一席之地,但單車利潤微薄,難以支撐品牌向上。
除此之外,高端市場市占率不足,也是長安汽車新能源難以實現品牌“破圈”的另一大短板。
盡管公司上半年新能源車銷量實現快速增長,但新能源車高端化低于預期。高端新能源品牌阿維塔上半年銷量增長主要依賴阿維塔06、07(主銷價格20萬左右),高價車型阿維塔11、12并非主力。此外,深藍上半年推出大6座SUVS09,最高月批發量曾超過4000臺,但7月份批發量已下滑到2332臺。
不過,身為汽車行業“老兵”,長安汽車深諳生存之道。無論是新能源領域的“香格里拉”計劃、智能化領域的“北斗天樞”計劃,還是全球化領域的“海納百川”計劃,都是其為突破“缺乏爆款、高端不足”的瓶頸,主動求變的關鍵舉措。
“新長安”沖擊年銷500萬輛
行業變局之下,長安汽車的組織與戰略煥新已落地。
7月29日,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由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管。次日媒體發布會上,出任新央企黨委書記、董事長的朱華榮感嘆“遍地機會”。

“我發現,長安面臨的這片天地太廣大了,我看到的全是滿滿的機會。長安過去所擁有的資源太少、太小,現在突然發現有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感覺。”朱華榮說。
他明確提出,中國長安將聚焦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化三大戰略主線,計劃到2030年實現整車銷量500萬輛,其中新能源車占比超60%,海外銷量占比超30%。
在此基礎上,2025年長安汽車全年銷量目標定為300萬輛,新能源汽車100萬輛,預期營業收入3550億元。
長安汽車的智能化能力也一直受到業內關注。
半年報披露,在智能化領域,長安汽車發布天樞底盤、天樞智駕、天樞座艙等行業領先技術;完成垂直出庫、爆胎行駛等45個動底融合功能場景方案開發;掌握了超腦中央計算平臺、以太環網通信等關鍵技術;打造國內首個量產全車全域統一DDS(數據分發服務)協議棧,系統更加安全可靠,推動“智駕平權”落地。
財務數據上,長安汽車在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比例逐年提升。
2024年公司研發支出合計達101.59億元,同比增長12.79%,占營業收入比例為6.36%,較2023年的5.95%和2022年的4.68%顯著提升。同時,研發團隊規模持續擴大,2024年研發人員數量達12141人,占比22.03%,較2022年的7899人(占比18.42%)實現大幅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研發投入資本化比例逐年提高,2024年資本化研發支出36.54億元,占研發投入比例達35.96%,體現研發成果轉化效率的持續優化。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于婉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