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報披露季收官,山東309家A股上市公司的“成績單”備受關注。
2025年上半年,魯股共實現營業收入14858.16億元,同比增長3.31%;實現歸母凈利潤946.61億元,盈利能力穩健。
業績增長的推力,來自上市魯企加大研發創新投入、提升科技創新力度,蓄勢培育出的新質生產力。2025年上半年,近6成魯股研發費用同比增長,海爾智家(600690.SH)研發費用超5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魯股在發展中愈發重視對投資者的回報,分紅成為主流。今年上半年,共有87家公司拋出分紅方案,合計分紅金額達183.77億元。
超八成魯股實現盈利
2025年上半年,山東A股上市公司的發展呈現穩中向好態勢,有258家公司實現盈利,占總量的83.5%。
有3家魯企半年度歸母凈利潤突破50億元,其中,海爾智家實現歸母凈利潤120.33億元,居魯股盈利榜首位。萬華化學(600309.SH)和濰柴動力(000338.SZ)緊隨其后,歸母凈利潤分別達到61.23億元和56.43億元。
總體看來,今年上半年盈利過億元的魯股達到111只,盈利超10億元的魯股有23只。

從行業分布看,2025年上半年盈利的258只魯股主要分布在工業、材料、可選消費、日常消費、醫療保健、信息技術等行業,且行業龍頭股表現突出。
其中,工業板塊數量最多,達到66家,濰柴動力、青島港(601298.SH)、山東高速(600350.SH)等均在其中;材料板塊有65家,萬華化學、山東黃金(600547.SH)、南山鋁業(600219.SH)、太陽紙業(002078.SZ)、華魯恒升(600426.SH)5家歸母凈利潤超過10億元的魯股位列其中;可選消費板塊則是由海爾智家領軍,賽輪輪胎(601058.SH)、玲瓏輪胎(601966.SH)等幾只業績向好的輪胎股均在其列。
還有日常消費板塊的青島啤酒(600600.SH),醫療保健板塊的東阿阿膠(000423.SZ)、英科醫療(300677.SZ),信息技術板塊的中際旭創(300308.SZ)、浪潮信息(000977.SZ)都是盈利過億元的公司。
從地域分布看,青島、煙臺、濟南上市公司的整體盈利能力居前。青島板塊63家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309.4億元;煙臺板塊51家上市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184.05億元;濟南板塊47家上市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174.95億元。濟寧板塊只有11家上市公司,但盈利能力頗高,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75.9億元;濰坊板塊30家上市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55.53億元。

淄博、威海、德州、聊城板塊各自實現歸母凈利潤均在20億元以上、50億元以下,分別為35.59億元、30.72億元、30.2億元、24.15億元。
同樣,龍頭股對區域板塊帶動效應明顯。像煙臺的萬華化學、青島的海爾智家、濟寧的兗礦能源、濰坊的濰柴動力等,均為利潤貢獻大戶。
38家公司利潤增幅超100%
從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增長情況看,魯股呈現出積極向好的態勢。309只魯股中,有167只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超過5成;有38只歸母凈利潤增幅超過100%。

其中,上交所魯股先達股份(603086.SH)增幅最高,2025年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36億元,同比增長2561.58%;索通發展(603612.SH)緊隨其后,2025年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5.23億元,同比增長1568.52%;此外,恒譽環保(688309.SH)、科興制藥(688136.SH)、春雪食品(605567.SH)等33家公司2025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幅高于100%。
從一些公司表述的原因看,業績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行業景氣度向好、數智化降本增效、市場拓展這三方面因素。
如先達股份表示,今年第二季度,公司主打產品烯草酮受市場供需關系影響售價顯著上漲,有效帶動產品毛利率大幅提升。同時,創制產品吡唑喹草酯成功投放市場,為公司業績增長注入新動能。
索通發展表示,公司利用石油焦采購量大、品種全的優勢以及多地工廠分布特點,選取試點工廠,重點推進智能配料、智能排產等系統的落地應用與迭代升級,降本成果明顯,推動公司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春雪食品2025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428.10%,該公司表示,受主要飼料原料(玉米、豆粕)及雞苗價格下降的影響,毛雞養殖成本同比下降8%。同時,積極拓展國外市場,出口銷量同比增長25%。
當然,帶動業績增長的最重要因素,還是產品的競爭力。為此,山東上市公司紛紛加大研發投入,向新、向智發展。
統計顯示,2025年上半年,有179家山東上市公司的研發費用同比增長,其中,深交所魯股豐元股份(002805.SZ)的研發費用同比增幅達到453.75%。同時,有6家山東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年的研發費用超過10億元。其中,海爾智家最高,達到57.9億元;濰柴動力、歌爾股份、萬華化學的研發費用均超過20億元,分別為41.35億元、23.54億元、22.91億元。
在盈利向好的背景下,魯股對于回報投資者也尤為重視。2025年上半年,87家公司拋出分紅方案,合計分紅金額183.77億元。

其中,濰柴動力最為豪爽,拿出31.05億元進行現金分紅;海爾智家分紅金額居第二位,達到25.07億元;兗礦能源、華電國際、青島港的分紅金額分別達到18.07億元、10.45億元、9.52億元。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楊佳琪)
|